原词内容: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赏析:
这首词题为“郴州旅舍”,集中抒发了作者栖身贬所驿馆,孤寂思乡又无法排遣的内心痛苦和绝望。尤其是写思乡之情的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得到苏轼赞许,并在秦观死后特意书之于扇,感叹:“少游已矣!虽万人可赎!”
此词在内容结构上:上片“雾失楼台”三句,表面写旅社所见朦胧凄迷之景,其实已暗喻前路茫茫的身世之感。“可堪”两句实写贬谪生活和羁旅之愁。下片“驿寄梅花”三句转入抒发思乡怀归之情,显得沉重,“郴江”两句解痉言情,意为思乡而竟不得归,更是哀怨。此词在艺术上善用象征,托景寓意,使词作含韵深厚。“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并非实写眼前之景,“桃源”为世人寻觅的美好理想,却说“无寻处”寄寓着作者前途茫茫,面对政治风波彷徨失意的心情。“郴江”两句,又借眼前蜿蜒曲折的郴江,喻指自己远谪离乡的不幸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