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说什么》49渔父之二

《庄子说什么》49渔父之二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01:07 被阅读0次

原文:

孔子愀(qiǎo)然而叹,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

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

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观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而几于不免矣。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

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dān)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

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

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颜渊还车,子路授绥(suí),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挐(ráo)音而后敢乘。

子路旁(bànɡ)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今渔父杖挐逆立,而夫子曲要磬(qìnɡ)折,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门人皆怪夫子矣,渔人何以得此乎?”

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义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汝!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长伤身。

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祸莫大焉,而由独擅之。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

十行采集:

1.可以迷途知返的人就与之交往,直至领悟玄妙的大道;否则,谨慎小心地不要与他们结交,自身也就不会招来祸殃。

2.“渔父”,这不仅代表着年纪大,更代表着一种蛮高的智慧与境界。

3.《诗经》有垂钓之风,《诗经·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这似乎隐含了某种朦胧的情趣。

4.道家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我们文化中,水有多种多样的情趣和意韵。把一个高人置于水边,水和他就成了一种相互的映衬,可谓是相得益彰的事情。

5.中国文化强调儒道互补,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往往与隐逸结下不解之缘,而渔父的意象恰是最经常触发其情思的文学艺术原型之一。

6.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张志和《渔父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8.苏轼《临江仙》: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9.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0.庄子其人其书,就像大鹏、泽雉、椿、蝴蝶……,还有庖丁、梓庆、匠石,特别是渔父,都鲜活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中,永远醇香。

一行精华:

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

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

触动,反思,改变: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于庄文的匆匆一瞥,难说有多少收获。只需牢记,正心诚意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必不会浪费时间。

相关文章

  •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史上几人能做到?

    “渔父”这一形象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借渔父之口阐述道家“抱朴守真,无为而治”的思想。 而屈原在《渔父》中则通...

  • 《庄子》学习笔记168

    《庄子·杂篇·渔父》03。孔子继续向渔父请教为何自己不能远离祸患,渔父说孔子是因为追逐外物而不能保持“真性”,于是...

  • 《庄子》学习笔记166

    《庄子·杂篇·渔父》01,孔子与弟子在山林中弹琴唱歌,遇到一位渔父,渔父说评价孔子可以称得上是仁,但不免劳形费心,...

  • 第417篇|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读庄子渔父 渔父一文,又描写了一位隐逸的有道者,守真顺天的思想一脉相承,即便不是庄子所作,也必定出其后学。 在...

  • 《庄子》学习笔记167

    《庄子·杂篇·渔父》02,孔子虚心请教渔父,渔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天子、诸侯、大夫和庶民这四类人如果各自安分守己,...

  • 《庄子》杂篇  渔父 :八疵四患

    2022.04.03周日晴D93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01 《庄子》杂篇 渔父 “渔父”是隐者的代称,...

  • 总有你想象不到的毅力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庄子·渔父》 昨天是元宵节,跟朋友早就约好...

  • 《庄子说什么》06齐物论之二

    原文: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zhān)。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 与接为搆(gòu),日以心斗...

  • 柳宗元:反对渔父的渔父

    一 《庄子》一书里,有“渔父”篇,借须眉交白、被发揄袂的渔父批评儒家领袖孔子“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

  • 《庄子》说什么

    庄子告诉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呢? 他说的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人生可以一步步修行往上的境界。 他教导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对于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说什么》49渔父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qt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