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问题】
• 这条笔记是关于什么的(主题维度的说明,这样方便之后针对某一个大主题或者某一个细分话题进行知识卡片的升级与整合)
这是关于时间管理主体的,纪元老师的新作品,从自律的角度解读时间管理。
• 可以用来解决我什么样的问题,对问题的描述需要越清楚越好(方便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快速落地执行,产生效果)
这类主体的书看的比较多,也看的比较快,是自己熟悉的一类支持,但是总是在懊悔自己看了但是还是那个自己,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能够按照计划每天执行,所以还是在不停的看。
实际上自己看这类书成了习惯,但是永远行动力跟不上。这次本来还是基于习惯买了自己看起来最为舒适的一类书,打算随便翻翻,但是其中有些点确实让自己有些惊讶。这次主要是记录合上书之后,自己还记忆犹新的几个点吧。
【信息/解决方案】
• 这条笔记讲述了什么内容,切记需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述,不是单纯的摘抄和复制。
1、自律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不存在说某些人就是拖延,就是永远无法达成目标这种说法,在开始行动前,先不要用自己的标签把自己拍死。
2、自律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初级自律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可被掌控,能够享受高效,而非因为拖延或者一位贪多求快带来的焦虑。中级自律者追求习惯的养成,通过习惯的方式减少自己无畏思考的时间,让自己从习惯中持续受益;高级自律者追去平和快乐的实现自我价值。
3、实现自律实际上也包括情绪管理和监控管理,还包括充沛的精力,这些都是自律的目标,或者说实现工作/生活高效的基础。
4、关于实现自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坚持记录,记录包括自己脑海中未完成的事项,包括对于事件的分析和回顾总结
2)清单工作法,不一定要拍定任务优先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完成既定的任务。清单应该是每天比微信刷的更多的一个工具,随时确认自己当天需要完成的事项
3)把任务分解,最好控制在30分钟内,让自己在清单上打钩确实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4)针对大型任务,一定要先思考框架,思考完成步骤。这个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果放在前置完成,则将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这个应对拖延非常有效
5)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不要刚开始就用力过猛,这样很容易放弃。设置每周或者每月的观测期,在观测期内看自己目标行为的完成度,从而为下一步的行动设定更加合理的目标。
6)快速行动,才是一切改变最为重要的法宝。想再多也没用。不要因为没有坚持去做而懊悔,更多的是要找到行为本身的意义,要坚持感小时,不要采用对抗的方式去要求自己。
7)早起是自律者一个非常有益的习惯。早起的方法:设置两个闹钟,第一个闹钟响起后,给自己5分钟的缓和期,另外一个闹钟放在很远的地方且声音足够大,在另外的闹钟旁边放上水和食物;提前准备好起床后要做的事情。
8)书中的1个故事引发我的恐惧:两个学生对比早上起床上学的过程,一个学生按时起床,并且总是第一个到学校,在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第二个学生不断的睡回笼觉,然后压缩了正常吃早饭的时间,并且不知道自己穿什么,早上会花很多时间在选衣服上最终还是没法让自己穿的美满。感觉第二个人的状态完全是自己的状态,这个故事除了让我看到自己的怂样外,也让我恐惧和害怕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不要成为这个样子。但自己深刻知道环境的重要性:要让娃做到,首先就得自己做到。
【思考】
•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什么结论?我是如果看待它的?
这本书看上去短小,但是每一个内容有着实践者本身所带有的智慧,可能是因为自己遇到的问题自己有意识到,所以比较容易得到共鸣。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自己保持行动,不要随时放任和放弃自己。重新出发不害怕。
【行动/反馈】
• 这个知识点对我提升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认知层)、还是指导我做事方法有用(行为层)?
1、自律并不等于100%的坚持自己的计划,并不是说计划越完备越好,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且能够通过定期回顾的按时去修正自己的预期,达到或者接近于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可以,所以应该以更加轻松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少用批判思维来裹步不前。
2、定义衡量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文章中举例希望通过跑步来减肥,如果衡量指标是减了几斤作为衡量标准,很容易就失去动力,正确的指标应该是跑步在一定周期的完成度。
3、自己之前遇到的焦虑或者任务重但是迟迟不愿意动手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畏难情绪导致的:在刚开始的时候想要偷懒,不预先进行分解和思考,总是在最后时刻思考,但是思考完了之后发现原来这个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基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前置自己的思考过程,当拿到任务的时候,先进行分解,有分解不下去的地方,找方法先完成分解,而不是从细枝末节入手。在不知道怎么做或者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的时候,花再多时间都是枉然,更多的只是让自己淹没在时间当中,并没有收获跟高更大的产出。反而容易因为压缩了其他时间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焦虑。
• 如何快速应用起来?结合代办清单和任务管理去执行
赶紧应用
1、保持记录,重启每日记录的习惯
2、拿到任务的时候先进行思考和分解:明确任务要做成什么样才算是达到要求;明确需要哪些步骤才能达成目标,为每一个步骤设定预期的时间,在每一个时间过后,需要检查自己是否达成为了单位时间的预期
3、继续每天上午先梳理自己当天待办事项的习惯,借用滴答清单的周报功能,分析这一周任务的达成情况,养成周回顾的习惯,周回顾在周日或之前要完成。或者借助周报的时间进行回顾。
【钩子】
• 这条信息引发了我对那些关联知识的思考?
这本书里面,关于自己希望达成的目标行动,一定要设置一个可衡量的指标,这一点对于自己影响还是挺大的。我们在做产品工作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强调某些功能必须要有衡量指标,但是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衡量”这回事,没有真正去按以一定的周期去回顾自己的完成情况,没有基于这样的情况去做调整。
这个让我想起了永锡老师为什么在周计划里面一定要写上自己的预期时间,然后为每一个时间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到了下一周的时候回顾自己时间上的达标程度。当时认为这个点好严苛,真正在执行的时候,好像第一周就有些打折扣。尽管到现在可能我也没有办法做到严格按照时间统计的方式执行。但是这个认知是很重要的:做任何事情除了目标之外,也要有明确的衡量指标,并且针对这些指标进行回顾和修正。
【出处】
• 这条信息来源哪里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自律的力量》纪元
【时间】
• 我是什么时间读到的
2019-05-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