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几场关于和孩子沟通、辅导作业、学习原理的分享,回答了一些家长的提问。这些问题很有普遍性,整理如下,希望给更多的人参考。
问:孩子做作业总是磨蹭,好好跟孩子说了,根本就没有用。直接打一顿,乖乖做作业去了。
我的回答:确实啊,好好说很难有效。打一顿,反而有效。在这里,我想,我们做出了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就是孩子去做作业就好。可是,如果我们再深入地想一想,孩子因为害怕挨打而做作业,那么,孩子会真的喜欢学习吗?
教育过程中,我们有短期目标,也有长期目标。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我们想培养孩子的长远目标,我们想要孩子有良好的品格、较高的情商、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在智力上有所发展、社会交往沟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打一顿,解决了短期的让孩子当下做作业的目标,是否也有助于我们的长期目标呢?
人的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动机,一种是内在动机。如果孩子做作业是为了获得奖励、逃避惩罚而发生的,那么孩子的动机是外在动机。这有可能不太利于孩子真的喜欢学习,从而影响和侵蚀孩子的内在动机。
具体到孩子做作业的问题来说,做作业磨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可能是孩子对作业有畏难情绪,有可能是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有可能是孩子没有学习动机,有可能是孩子还没有学会时间管理,还有可能是孩子不舒服了生病了……
每一种原因,应对的方式都不一样。
所以,我们除了和孩子好好说,也需要好好地倾听孩子,找到真正的原因,从而真正地帮助到孩子。
问:父母和孩子这样平等的沟通方式,感觉是挺好。可是这样的方式可能是适应国外的,在中国恐怕不太适合。另外,现在有很多报道孩子自杀的事,平时我们也讨论,现在的孩子就是生活太好。所以,父母对孩子太好,不给点挫折,怕也是不行的。
我的回答:这位家长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是关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我先回答文化差异的问题,心理学的研究确实涉及文化差异。但是,文化差异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巨大。也许在我们看来,国外的人际关系更加平等,中国还是比较讲究层级。其实,您这个问题涉及的是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性。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自荀子和孟子提出不同的观点以来,哲学家们至今没有一个绝对的论断。
但是,有一本来自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蒂芬.平克的著作《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也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平克教授从进化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观点:真正让人类繁衍发展至今的,是人性中的四个善良天使——同理心、自我控制力、道德意识和理智。
这四个品质在我刚才讲的良好而有效的沟通模式都可以得到体现,也是人类共性的问题。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都承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沟通中充分地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形成真正的自尊,对培养孩子自信大有益处。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尝试问一个问题。如果一位爸爸在单位里经历了不顺——与同事发生争执、合同没有签下来、被领导指责、业绩压力太大,回家和老婆说了这些不顺,老婆觉得,都是这位爸爸抗挫折能力不够,需要再激发一下,说:还不是你能力不够,还不是你不会与同事相处……想一想,这位爸爸是什么感受?是觉得更有动力了?还是觉得更生气、压力更大了?
同样的道理,孩子经历了挫折,需要有一个恢复龛。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恢复龛。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重要他人,爸爸妈妈就是孩子的重要他人。有时候,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并不可怕,最可怕是得不到重要他人的支持。有专门的研究表明,最能保护孩子从挫折中走出来的,是孩子与父母亲密温暖的关系。

问: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姿势总是不好,歪着脖子翘着脚,怎么说都不管用。
我的回答:这位妈妈看到孩子这样的行为,肯定做出过表达。关键地是,您是怎么表达的。您是不是说:你这样姿势不好,以后会很难看的。眼睛会近视、身子脊柱会歪掉,就会变成一个难看的小姑娘。(妈妈回答我是的。)
我的建议是尝试另一种表达:妈妈看到你做作业歪着身子翘着脚,很担心你的视力和脊柱,我希望你能够有双好眼睛,脊柱也正正的。
这么说,看上去和前一种说法很相似,其间却有微妙的差别。前一种说法,说的都是针对孩子的指责和评价。后一种说法,说的是妈妈自己的担心。
试试看,这样与孩子交流会发生什么,孩子的回答与以往会有什么不同。
从孩子的回答中,你能够知道孩子是否在意这件事,是否有改变的意愿。
如果有,你就可以和孩子商量,如何改变。
如果没有,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分享一些视力和脊柱健康的重要性,可以找一些相关资料和孩子一起看。记得,是分享,而不是推销。同时,您也要检视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成为孩子的榜样。
问:孩子做作业时太求完美,写错了一点点都要擦了重写,既耽误时间,作业本又经常被擦破,很难看。这该怎么办?
我的回答:孩子很希望自己写的好字能被老师用红笔圈出来,那样很光荣。可是,这样非常耽误时间,影响睡眠。我想,可以帮助孩子看看作业要求。
一二年级的孩子,写字用的都是米字格,老师会要求横写在米字格中间的横线上,竖写在米字格中间的纵线上。孩子总是擦,有可能是对作业标准不足够明白,自己尝试总是尝试不对。可以帮助孩子明白老师的具体要求,知道好与不好的标准,写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这个办法,是在帮孩子建立心理表征。有了稳定的心理表征,练习起来有了标准,就没有那么难了。
另一方面,孩子刚写字,有可能手部的动作控制需要有个发展的过程,给孩子更多地耐心和时间吧!
</section>
相关阅读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