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语文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和能力,就是立志让自己所有的学生,都享受到最好的语文学科教育。
课堂赢在细节,课堂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字词教学怎样进行才有效?怎么介绍作者才能避免走过场?朗读指导怎么才能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提高?品读环节应该怎样引领,才能让学生倾听到文本深处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文活动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基于学生的成长?如何设计问题才能一点点打开学生的思维,并抵达灵魂的深处?……
一堂课的价值和高度就是由这些细节建构而成的,教师只有抓住一个又一个教学细节,才能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字里行间,从标点中发掘出作者潜在的情感,从字词中揭开文章独特的密码,引领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清晰”到“明朗”。
语文学科必须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识字、阅读和写作就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这最基本、最核心内容的教学也最能展示教师的实力。
没有思维的参与,任何活动都不会有生命,记忆也是这样。
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要想用声音表达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需要从语音、语调、感情、表情、停顿、语气等几个方面把握。
请大家默读课文,一边默读一遍画出你认为应该思考的句子。读完后,不要急于回答,你的眼睛要盯着画线的句子,思考这个句子让你懂得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把你的理解写在书上,这就是“批注”。
读书要学会思考,不思考,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读书作记号留下的是思考的痕迹,加批注是思考的结果。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老师要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触摸字词,感知语言,探索有限的文字背后丰富的意蕴和内涵。
课堂新的评价标准:评价一个语文教师是否优秀不在于他给学生讲解了多少课文,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而在于他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思维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