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一个人要写好文章至少需要三个条件:有生活;有思想;有语言。生活是根基,思想是灵魂,语言是外表。如果外表不美,则不易吸引人,但可能依然是健康有力的;如果缺乏灵魂,则肯定变得十分虚幻,就剩下空架子了;而如果没有了根基,则连空架子也搭不起来了,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也。可见,一个人的生活对于写作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首先,写作能够提醒我们,我们还活着,而这本身就是一件礼物或者特权,生命并非与生俱来的权利。
在我们获得生命的那一刻起,就必须努力活出它的价值,因为生命赋予我们生机,却也要求我们回馈。
尽管写作并不能让我们免于战争、贫困、嫉妒、贪婪、衰落或者死亡—— 这种种我们希望避免的一切,但却能够让我们从中重获新生。
而且,写作就是生存本身,任何一种艺术,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如此。
我们每天都必须拿起武器,或许明知这场战斗无法大获全胜,但仍需要迎头而战,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较量。
一位钢琴家说过:“一天没练琴,只有他自己会知道;两天没有练琴,评论家们就会发现;超过三天还没有练琴,他的听众一听便知。”
对作家来说也一样。当然,不管你是何种风格,偷懒几天并不会让你的作品走样。但是,现实世界会从后面追上你,试图拖你下水。
如果你没有每天坚持写作,毒素会逐渐堆积,而你的作品也会逐渐死去,或表现得疯狂,抑或两者皆有。你必须醉心于写作中,现实才不会摧毁你。
写作如同一份融合了真相与现实的食谱,分量正好,让你能够咀嚼、畅饮、消化,而不致像在床上拍动的死鱼般感到窒息。
一天不写作,便会浑身不适。两天不写作,全身都在颤抖。三天不写作,就会怀疑自己是否疯了。若是到了第四天仍不写作,我可能就如同一头野猪,绝望地在逐渐干涸的泥坑中打滚。这样的时刻, 一个小时的写作便是解药,瞬间就能起身绕圈奔跑,嚷嚷着要一双干净的鞋套。
每天早晨服下一点砒霜,你便能活到日落。日落时再来一点,你就能活到第二天日出。吞下微量的砒霜,能够让你免于毒害,免于过早地被摧毁。
在生活中写作便是你需要的那剂砒霜。为了能够掌控生命,我们抛出五光十色的天体与黑暗的星球融汇,调和出真实的变奏。我们让这盛大美丽的真实存在,代替那些直接折磨我们的来自家人、朋友、报纸和电视的糟糕之事。
写作是一种解药。当然痛苦不会完全被治愈。你永远无法忘怀你的父母患病住院或是你最好的朋友已离开尘世。
当死亡困住人们时,你必须一跃而起,架好跳板,然后一头扎进打字机的怀抱。
生活在其他时代的诗人和艺术家,哪怕时间距我们很远很远,也能明白我在这所说的一切。亚里士多德都谈了好几个世纪了,你近来是否留意?
每天早晨我跳下床,踩在地雷上,这地雷就是我自己。爆炸之后,我每天都忙着把碎片重新拼凑。
现在,该你了,写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