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速率,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傻逼的速度,
比如,今天的你觉得昨天的自己很SB,说明你的SB速率很高,你在真实的成长,如果你觉得20岁的自己比30岁的时候很傻逼,说明你这10年白活了,只是在低水平的重复20年前的自己。
在瑞达里欧《原则》这本书上是这么介绍的,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我自己有一段时间,觉得昨天自己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懊悔不已,怎么办?有没有补救的方法,我思前想后,最后得到的结论是,真实的面对,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不要逃避,下次遇到这种事情,不要再犯。
其实大多数每天都在做蠢事,并不是说智商不高,情商太低,或者没有理性思考。
其实再聪明的人也会做愚蠢的决定,更何况我们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什么叫知识,什么叫信息,当然我也有时候分不清楚,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看完让我一动不动的是信息,让我马上去做的是知识,这是我来衡量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标准。
其实我们很多人就像掘地蜂,有一本书,叫《机器人叛乱》,我对其中提到的“掘地蜂效应”印象深刻
掘地蜂会在繁殖季节去在地上挖一个洞穴
然后去捉蟋蟀带到洞穴口,进洞之前进洞查看,确定没有异常,返回洞口,把蟋蟀拖进去,
研究者将放在洞口的蟋蟀移动一丁点距离,结果发现掘地蜂会将蟋蟀移回原来的地方,然后重复“进洞查看-回洞口拖蟋蟀”的程序
研究者移动四十次,掘地蜂就重复了四十次。说明掘地蜂看似智能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基于基因的刻板的、自发的行为。
“你凭什么确信自己不是掘地蜂?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内心是一颤的。但科学给出的答案,似乎更让人绝望:我们人人都是掘地蜂,
研究证明,人类95%的行为是基因决定的自发式反应,而另外5%的所谓理性行为,也往往是既定思维决定的自发式反应。
也就是说,我们看似理性的行为,几乎都是刻板的自发式行为,我们以为是“我”在学习和决策,
其实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叫“心智模型”在主导人生。
决定你能力层次的,并不是你的知识量多少,而是你的心智模型高低,这个世界上只有0.01%的人能够成为厉害的人,而99.99%都不太厉害。
决定性的差别在于你是否掌握了学习背后的道理,你是否拥有更高级的思维模型。
我们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面,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
微信公众号:【醒来还是觉得爱你】 长期收稿,稿费100-200元,关注公众号获取稿件格式和要求,回复关键词,获取最新的写作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