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137823/e3f8db7de56d6c5b.jpg)
稻盛和夫的自传今天读完了,合上书本,内心有些思绪暗涌,也有一些感悟,最近参加了一次读书会,说真的,我感觉那天读书会没有什么新颖的内容,她们所说的道理我都在书本上领悟过,甚至比她们还深刻,但读了稻盛和夫的自传后,我又领悟到了读书会的另一层好处。
稻盛和夫说他在创业初期特别喜欢和员工聚在一起促膝深谈,在事业走上正轨后他也特别喜欢和业界的人士一起聚会,听取一些别人的经验,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后来他还举办了盛和塾,和一群中小企业的老板讨论关于企业的哲学,帮助中小企业的老板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通过稻盛和夫的各种聚会,我突然领悟到了读书会的另一层含义,虽然她们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我在听的过程中,我又一次咀嚼了这些道理,也许哪一次又能咀嚼出一点儿新的意味呢,然后就是,通过读书会,我认识了一些和我一样注重家庭教育的人,我们聚在一起有共同的语言,这可以拓展我良好的社交面,所以,我决定,下一期的读书会我还要参加,等到时机成熟,我也可以发起育儿方面的读书会,也算是做一点点有意义的事情。
在稻盛和夫26岁的时候,由于与上司在技术开发的方针上发生冲突,退出松风工业,在朋友的支持下创办了新公司,再仔细想想自己的26岁,确实有点儿汗颜,那时候还懵懵懂懂,追随着谢某人的脚步东奔西跑,似乎人生中除了爱情,再没有其他意义,有时候看到身边的一些人每天都在为家庭琐事而烦恼,总会忍不住想,那些事业有成的大忙人,他们的家庭生活又是怎样的?读了一些书之后终于明白,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关注点也就不同,所以,处理的方式不同,其结果也不同。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稻盛和夫是一点儿都不了解的,在一次员工大会上领导提起他的时候,我也感觉他就是一个很倒霉但又很成功的商人罢了,但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看法,有的人只能称之为“商人”,但有的人可以成为“企业家”,这应该是从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经营者的核心价值观来决定的吧,当然,当一个人的收入还只能满足衣食住行的时候,他是不可能有“企业家”的那种豪气的,因为不管是肉身还是精神,他都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不能那样苛求别人,也不该那样苛求自己。
活到老学到老,稻盛和夫在43岁的时候已经将再结晶绿宝石研发成功并将其产品化,同时还在研发太阳能电池,我的43岁又在干嘛呢?不能和金字塔尖上的人比,只能和我自己的过去比,我的43岁正在克服拖沓的本能,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潜心学习“教育”相关的各种知识,先造福自己和家人,然后将爱心扩散到周围的人,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很美好,加油!
2023.6.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