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到《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的第五章:你自己的曼陀罗,有一段关于保持身心健康的建议十分受用,想写下来自己对它的理解,因此有了这篇文字。
这篇文字将分成两个部分——简单介绍什么是“自己的曼陀罗”,对“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理解(分篇叙述)
【PART01 什么是“自己的曼陀罗”】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96692/b598229fa0721e87.jpeg)
我对曼陀罗的理解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8个部分来解读自己的身心灵——
1、身体:生理部分。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感觉?哪里有疼痛感?或者有咕噜叫的声音?
2、思想:理性脑部分。对于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我们如何赋予其意义、理解、分析?
3、感情:情感和感觉部分。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能够识别它们吗?能够与它们和平共处吗?
4、感官:视听触味嗅觉。这五个感官的觉知是自由的吗?你可以被允许按照心意看、听、触、尝、闻吗?
5、关系:如何与周围人交往。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你是被包容又或苛刻?你是如何影响他人的呢?或者是关系中的牺牲者?
6、环境背景:你生活的环境,它的光线、温度、色调、空气质量、空间环境是怎样的呢?让你舒适还是紧张呢?
7、营养:饮食。你的饮食怎样呢?能够为你的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吗?
8、心灵:你的精神部分。这部分指的是生命动力,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呢?对生命是否有崇敬之心?日常中是否与自己的精神部分发生联系?
这8个部分组成了个体的“曼陀罗”。我想,当我们从这8个方面去评估与自身的关系时,我们就已经走在了爱自己、做自己的路上。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变,让自己的曼陀罗轻歌曼舞起来。
【PART02 如何保持身心健康——01身体】
【原文】
关心留意爱护自己的身体,多做运动。
【转述】
如果希望改变亚健康的状态,短时间、简单易上手的运动,是持续改变的开始。
【个人体验】
我曾是个懒惰”达人,也是“三分钟热度”者,在运动方面,尝试过瑜伽、跑步、开合跳、跟着猫叔运动减肥……最短的坚持2天,最长的1个月,结果都不了了之。如果那时的我看到“多做运动”这四个字,一定会说:道理谁都懂,可臣妾做不到呀!
直到去年身体亮起红灯,每个月必定会感冒发烧一次,找中医调理、食疗都没有用,我才产生了“不得不运动”的念头,直至今日养成运动习惯。
我是如何养成这个习惯的呢?还得从写作日更说起——
去年8月,我开始坚持日更写作,后参加云端自习室活动,调整作息至早晨5点起床。由于时间充分,又恰巧找到了一个只需12分钟的八段锦跟练视频,便允许自己先练习八段锦再写作。八段锦虽只有10来分钟,却可以帮助我从刚睡醒的状态中彻底清醒,每次练习完之后再写作,我都能感到神清气爽、思路清晰,10分钟就能换来如此的清爽感,这笔“买卖”实在太划算!因此,无论有怎样的意外(如起来晚了),我都会先练习八段锦,再开始写作,渐渐的养成习惯。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1月,随着日月的积累,我的病况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我的状态是:不是在生病,就是在生理期中等待生病的路上;自从坚持练习八段锦之后,先是反复发烧的症状减轻,再是病况减轻,不用专门到了中医院开药治疗,到了12月,已经没有发烧,只有短程的感冒、咳嗽,吃中成药治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调整作息为晚9点入眠,早4-5点起床,早上又增加了站桩(时间从5分钟逐渐增加至15分钟)、跑步10分钟,截止目前 ,1月份还没有感冒症状出现。
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快感冒就会来袭,未来的事不能做预判。但我明显的感到自己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越来越能够与自己和谐共处,而这一切改变的起点便是那只用10分钟的八段锦。
回想建立运动习惯的过程,我的每一步都迈的很小,每项运动时间都很短,但正因为短小,所以易坚持;正因为坚持,所以看见正反馈;正因为看见正反馈,所以拥有更多改变的勇气。
此刻,我想起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想正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微小力量,撬动了身体健康的大变化。这个方法,也许每个人都可以尝试。
【行动指南】
继续坚持运动。我放佛看见了光,遇见了自己的渴望, 是我对生命的爱引领着我,让我长久的发光发热,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