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和求助者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是应当做权利,是可以做义务,是必须做
求助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允许他不安全,就先不说,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方法,要将它转化为消费型,且允许他观望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和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签订协议,遵守和执行好,商量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遵循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如未告知需正常扣费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规定,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好咨询方案各方面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入围特殊情况提前告知
危机时打破时间设置先降下危机
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一般每周一次,一次5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和次数是求助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创伤治疗可能要90分钟,家庭治疗90到120分钟
费用按国家规定执行
不收费使咨询师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认可
咨询效果往往发生在咨询以外
第一单元实施咨询方案的策略与框架
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
咨询师也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是可以和来访者探讨是什么让孩子不来做?咨询孩子的顾虑是什么?
如果是抑郁的情况,可以孩子不来,不给孩子说,和家长说
如果孩子表现并不积极,但愿意来就先慢慢建立关系,取得信任,然后让动力和积极性就出来
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鼓励
咨询师只是协助求助者去梳理的过程,先了解来访者的情况,如果属于异常,告诉她先去医院咨询师,最多做辅助
来访者还没有来之前先了解是否属于咨询的范畴,讲清楚收费时间,首次就是建立关系,能帮多少帮多少,在本人愿意的情况下,多次进行咨询,一个月四次,属于短称,1到3个月是中程,因为孩子虽然回到学校,但可能有很多仍要面对的人际关系,情绪困扰等问题
来到咨询室,你们觉得哪块是可以有帮助的,希望聊些什么和你们有帮助
中间一般不联系去体检,告知保持纯粹的咨询关系
不拉着来访者走,但当下给她足够的好奇,会允许让他感觉温暖,他背后一定有在乎的人事物
如果是来访者,妈妈让他来的,那他是在乎妈妈的,就和他聊妈妈,和妈妈生活中的那些事,不要试图让她改变,并且让他感觉到却在乎他这个人,而不是改变他,但凡让来访者感觉你是想改变他,他就不来了
咨询师要时刻警惕是否受家长的影响,开始着急
孩子自伤的情况,不去过多探讨为什么而治疗,你在乎的是什么?比如交朋友,那怎样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支持不是他说什么都是对的,而是表达理解就好,及鼓励同时了解是什么让他这样做?这样做会给他带来什么?
焦点:去探讨她在乎的,想要的拥有哪些优势资源,他看中了成功经验重要,他人陪着她在哪些地方去做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