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没有机会面对摄像机来演一个角色,但是在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就有着一些被动角色。这些被动角色是与生俱来的,比如父母的孩子,姐姐的弟弟或妹妹等等。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主动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伙伴、邻里这些是你的主动角色,所谓主动角色是有自己在参与社会行为时设定的角色。
社会角色产生
这些角色的设定使得我们在交往和生活中能够区分关系的远近,在沟通方面给于我们语言和语气的指导。社会是一个舞台,只要活着我们都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角色。有哭有闹,有高兴有悲伤,人情冷暖组成了这个色彩斑斓的社会。社会角色的产生和存在是客观的,任何一种社会角色的产生都是一定社会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产物;脱离社会客观需要而由人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角色”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社会角色是由本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身份。
仅仅只有环境是构不成角色的,还组要一个环境的主导者。比如在公司Boss是整个公司环境的主导者,他赋予每个公司成员的角色职能。而每个部门的领导又是部门环境的主导者;部门下属的小组,主管又是小组环境的主导者。这这样层层复杂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稍有差池就会抢镜,抢镜意味着环境主导者需要重新编排剧本。有时候工作不顺心,除了个人能力与工作不匹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角色定位出现偏差。当一个下属质疑领导的决定的时候,他已经把角色却换到领导层。如果他是领导肯定不会那么做,现实他又不是领导所以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工作烦恼的原因之一。
社会角色多样性
在社会关系系统中,个体扮演的角色绝不止一种,而是多重角色的统一体。例如,一个大学生,在课堂里是学生角色,在商店里是顾客角色,在公共汽车上是乘客角色,在女朋友面前是“护花使者”角色,社会赋予他的多重角色,在他身上得到了完整的统一。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是领导身份的老公对老婆严厉对待,导致婚姻家庭不和谐。老公对老婆的态度完全就是对待自己员工的态度,这导致老婆自身定位混乱。我是你老婆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这样的心声是对老公角色的呐喊。除此之外,父母对孩子角色定位不清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婆婆与媳妇之间角色定位偏差关系重则崩裂等等。不能站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角色定位,将直接导致关系不和谐。
社会角色混乱
角色混乱是对环境没有客观判断,把自身放到一个环境主导者的身份。最常见的就是任性的小孩,或许自身年龄的认知不够。导致孩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通过特有的手段(哭闹),来完成它对环境的主导。而很多时候成年人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不和谐也与这个有关,人们太容易把自己放到环境主导的地位上。以至于环境中的角色由他支配,而其他角色对于这位自荐“高层”丝毫不屑。那么这位自以为是的主导者将会出现一反常态的言行,情绪的出现在所难免。烦恼都源于自己不会审时度势,沉浸在其他角色之中。就像舞台剧一样这一场你是男一号,下一场你是路人甲。如果没有及时切换,在观众眼里你是一个不合格的演员。那么这个“剧组”将不再需要你。
所谓成熟大抵就是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为自己定位角色和随之切换角色的应变能力,游刃有余的拿捏角色的言行举止。对自身和环境有着客观把控力,角色定位随环境而变。角色混乱会迷失自我,迷茫是角色定位的早期症状,而伴随一生的症状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和无价值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