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就造谣说,大门艺本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亲弟弟,也就是说大门艺和李隆基是一母所生,只是因为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才把幼小的大门艺从小就送到渤海大祚荣那里寄养,以便掩人耳目,现在可好了。儿子终于回到了原本就属于他的家了,要不然唐玄宗李隆基怎么会对一个异族的外人这么好呢?
一时间谣言四起,唐玄宗也有所耳闻,非常心烦气躁,很是气愤,对此唐玄宗狠狠心,下了一道诏书:
“凡以后再听闻有谁敢议论大门艺出生的,刑法伺候!”
这下宫廷里关于大门艺的传闻才渐渐销声匿迹,大小官员好像也都记住了这句话。谁没事会去招惹大门艺呢?谁会为了一个和自己不相关的人,去图嘴舌之快而卷进一场官司呢?
虽然大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非常嫉妒大门艺的。一个异族子弟,凭啥就能得到皇帝的宠信呢?我们经过多年科考,才做到如今的官职,人家就凭一张脸,就能飞黄腾达,心里的不平衡是自然的。
只是嘴上少了议论罢了。
大门艺在长安做着左骁卫大将军,领兵打仗,也是尽职尽责的。大门艺这边,咱暂且不说,咱再说说渤海国的大武艺那边。
前文说了,大武艺听李道邃外长说了儿子大都利的死因后,感到儿子这是罪有应得,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不到,报应就来了。
自己的这个王位,是怎么得来的?
自己的妻子阿莲又是怎么得来的?大武艺不敢想象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开始对自己心存怀疑,自己到底还是个人不是呢?
儿子死了,弟弟跑了。大武艺心里总是沉甸甸的,怎么能快乐起来呢?
眼看李道邃外长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就要打道回府了,大武艺觉得这几天两位外长来渤海国,自己一直都处在悲痛中,也没有好好款待两位外长,现在两位外长就要启程,何不备下酒菜,为两位外长送行呢?
晚上,月儿高挂在柳梢上,王府里显得比平时要热闹些。一桌丰盛的宴席边上,坐着大武艺和两位外长以及一些陪同人员。
菜过五味,酒至半酣,人人喝得面红耳赤的之时,大武艺突然问李道邃外长一个问题:
”李外长在长安也算头面人物,我想问一个人,李外长可要如实相告哦!”
“大王要问何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