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内听到父母和孩子的电话:你到底在哪?寝室在几楼?你是不是根本没在学校?父亲焦急不信任地冲着电话嚷,母亲搓着手、抹着泪在瑟瑟寒风中站着,似乎望向对面楼上某个寝室的窗户。
我边走边猜:儿子没有来上学,对父母撒谎,父母追到学校找儿子,一场父子大战就此展开。
如今孩子教育如同数学考题的重点和难点,总让人难以下手,不知从哪一步开始。
父母错了?家长错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青少年时代。那时的我让父母和老师头疼,顶撞老师,不听家长管教,逃课,成绩一落千丈,经常被老师和家长训斥。
一篇枯燥的议论文,我看一遍几乎能过目不忘;高中三年所有的英语课文,我每篇都能背下。但我严重偏科,数理化差到极点,这些课上很少见到我。一些老师待我如蜜糖,一些老师视我为砒霜。
父母对我只有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严厉。他们负责我的吃饱穿暖,我负责好好学习,否则就棍棒相加。
但我在想什么,我的烦恼是什么,我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也从未想过知道。他们对我的要求只有学习,其它都是枉然。
如果当时的我能被了解,能见识外面精彩的世界,被激发潜力,而不是一味被打骂,或许不会有当时那样的叛逆和无知。
阻止我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
我表哥初中毕业后,没考上学,复习了一年,仍贪玩不学习。姨夫一怒之下,让表哥去工地上打工。暑假,顶着直射在头顶的太阳,脸皮薄的少年带着大草帽,唯恐遇到同学被讥笑。在工地上干了两个月,手掉了一层又一层的皮,白皙的皮肤被晒得黑且红。表哥深受触动,哀求父母再给一次机会,重回校园,换了一个人,做了一次“别人家的孩子”,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铁路学校,如今成为单位的顶梁柱。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在全家几代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饭盛到桌上,水端到嘴里。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不知道为何学习,厌恶学习。
我一个朋友的女儿,成绩平平,妈妈是学校重点班的班主任,但对女儿的学习却无能为力。
父亲有一次带女儿去参加广交会。会场里,父亲请一个外语系的女生当两天翻译,报酬上万。两天,女儿目睹了外语系女生的流利英语,更见证了年级轻轻的姑娘通过知识得到不菲的报酬,女孩心生羡慕和佩服。回去后努力学习,后来考到联合国当了同声传译,穿梭于世界各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时候,我们对孩子苦口婆心地说教,不如带孩子去外面走走看看,让ta自己悟出道理。别人的上万次说教不如自己的一次切身体会。
“如果你感觉到教育孩子是痛苦的,那一定是你的方法错了。”我见过很多家长,和孩子关系总是剑拔弩张。“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很多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全部寄希望在孩子身上,孩子承载了他们的全部希望,负担过重,最终对学习失去兴趣。
很多家长给孩子“观光式学习”。周一学什么,周二学什么,奔波在各种学习班的路上,家长和孩子都疲惫不堪。
如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更新快速、繁杂,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让孩子愿意讲他们的想法,讲他们的困惑,而不是高高在上,家长往往“对自己眼中的梁木视而不见”,自以为是。
不惑之年的我回首自己的青春岁月,感慨没有遇到好老师,没有了解自己的父母,别人给我的仅有说教和棍棒。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渐渐认识到当年的无知,可是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不都是跌跌撞撞、跌倒了再爬起,一路边走边看边长大吗?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谈到现在的家长最应该做到三件事:
第一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关注孩子的性格和脾气。“如果家长反复无常,孩子就会产生恐惧和逃避感。如果家长通情达理,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预料的,孩子就不会产生稀奇古怪的脾气。”
第二是行为规范。不是家长天天告诉孩子必须天天学习,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怎么接人待物。关键在于家长的示范作用,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小事,看上去很小的事,三件五件加起来,这个孩子的性格、人品就会变得更加健全。很多小事会变成大事。
第三是兴趣引导。兴趣引导不是家长给孩子强加一个兴趣,告诉你必须干这个事情,而是根据孩子的天性,让它变成自己生命中的某个强项。一旦碰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有成就感、存在感。家长要做的是帮孩子建立某方面的自信。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道: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人生不易,父母不易,我们都要不断学习成长,世事无常,唯有精进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