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自我修炼的知与行

自我修炼的知与行

作者: 凿言 | 来源:发表于2017-01-21 21:11 被阅读19次

       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许多的知识,我们学过坚持、毅力、挑战自我、持之以恒,我们学过要与人为善。我们也学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有的这些都是知的层面。那么回望我们的生活,我们做过哪些不拘一格的事情哪?或者说我们曾经获得过怎样异于众人的技能哪?比如熟读过文言文版的史记唐诗宋词等,自己学习一门外语并真正掌握运用,在专业之余又自己独立完成了另一门专业的课程并取得证书,把自己的创新和创意通过创业的方式形成产品,获得回报。又或者自己创办过一个网站,写过一本小说。我所说的这些都是一些具体的能力的体现。既不是无法完成,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并且如果完成了,对我们的一定会有裨益,或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是人生的一个跳板。可是回望过去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按部就班的应试教育外一无所长。就是小时候那看似简单的摸鱼,我都没有学会。有的人甚至从小到大没有包过饺子,也不会切菜、炖鱼或者蒸馒头。再高级点就是理发、做蛋糕、美容等。如果你被我说中了。请扪心问问自己,你学来的所谓耐心、毅力和坚持真的站得住脚吗?这自然会引出一个问题。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的问题,我们一直被灌输知识,因此获得知并不难。但究竟什么才是真知呢!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只停留在知的初级阶段,所谓知行合一,从最浅表的层次来讲,是知和行要统一不能偏废,再就是实践才能出真知,再深入也就是说知为行提供先导,行通过负反馈调节知的真度。其实就是相互作用,是一种辩证关系。再举个例子小时候我们写作文非常痛苦,写的艰难,看的心碎,不忍卒读。我们的办法是不断的去找那些好词好段好句,可是我们却不怎么理解。等我们想写作文的时候,用起来要么变了味儿,要么就将僵化掉了。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过来,我们所珍藏的那些好句子,那是别人的知,我们想通过记忆别人的知来获得真知,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真正应该怎样做哪?我认为我们应该读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的积淀与涵养,他们都是真实发生过的,然后就是我们要不断的去用我们自己的经历去书写人生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的故事,编造的谎言,我们应该探索这个世界的奥妙。写下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否则学习必然僵化掉。独立思考和亲身经历非常重要,写一些自己无感的东西,一定会陷入歧途。

       正所谓一通百通。学习一样技能的过程会经历制定计划,全心投入,如何找资料?如何克服懒惰,目标与现实的纠葛。如何抵制,别人的诱惑?如何节省时间?如何提高效率?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如果你成功了。你就会发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感慨!做事情讲究心法。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有成就的人会在多个方面成功的原因。不要在再坐而论道说坚持毅力的重要性了,当你完成一项一项技能的时候,所有的这些都将被考验。即时这次失败了,总比过去一直抱着幻想的真知要好的多吧!

自我修炼的知与行

相关文章

  • 自我修炼的知与行

    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许多的知识,我们学过坚持、毅力、挑战自我、持之以恒,我们学过要与人为善。我们也学过君子...

  • 安心与心安

    一直认为“静心”与“心静”是自我修炼比较高境界的状态。如今,认识到“安心”与“心安”,那才是自我修炼的神境界。 但...

  • 【每日分享】146

    【每日分享】关于“自我探索”与“内观”的区别 内观是极好的修炼觉知和平等心的方式,容易进入定境与不认同“我”的境界...

  • 【书香留痕】如何培养研究意识,进行自我修炼?

    “研究意识+自我修炼”是名师的成长模式。怎样培养研究意识,进行自我修炼呢? 一、从培养教育之爱做起。教育是心与心的...

  • 陶行知谈行是知之始

    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陶行知却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052/升级自我体验营D4 学习感悟

    【修炼核心心理能力】# 学习感悟: ① 贪多求快与自我反刍: 自我认知五个层次——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

  • 读书与自我修炼

    儿子小时候时常鼓励他见字就认是书就读。惭愧的是我和字儿打交道的日子或多或少勤勉与感悟真真是快丢弃的差不多了...

  • 实践与修炼自我

    昨天家长会,领导老师们的讲话,给孩子家长们以震撼,给我以启示!有的人舞台一站非常有气场,有号召力,语言幽默风趣富有...

  • 知 行 合 一——临河六小新教育海门跟岗培训汇报

    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知必有行,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

  • 《问题背后的问题》学习心得及践行

    这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先修炼自己的想法,建立正知、正见,提高个人责任意识,为自己负责! 1、用积极正向的思维模式替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修炼的知与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jn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