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的语言风格
(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清新雅致。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4)绚丽飘逸。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5)简洁明快。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利落、洗练、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如贾岛的诗、马致远的散曲等。
(6)雄浑壮丽。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如曹操的《观沧海》显得胸襟豁达,豪情横溢。
(7)粗犷豪放。其特点是: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8)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致,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
(9)悲壮慷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10)缠绵哀怨。诗作婉曲,感情细腻。如柳永、李清照、姜夔kui的词。
2、诗歌的语言分类
(1)意象语言:指诗歌中所描绘的被人们赋予了特定内涵和承载了作者特定情感的物象,诗人常常借助它们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松”象征顽强不屈,“菊”则象征不畏霜冻的坚强,而“莲”则代表洁身自好。
(2)情感语言:指能直接表露诗人情感倾向的词语。如“悲”“冷”“忧”等明显带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色彩。
(3)象征语言:指诗中含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或句子。如“落日”常常用来指事物即将结束、消亡,而“朝阳”则象征着新生的事物或力量。
(4)特定称谓语言:指那些具有特殊称呼的词语。如“秋水”指眼睛,“鸿雁”指书信,“盗泉”喻不义之财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11329/4914012accf84cf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