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陌生的情境下,害羞。一个空旷的展厅,一个为看展览而来的男子,本来展出就是为了让人观看,并且如果观看的人越认真,越能驻足观望,在作品前面停留的时候越长,那么,办展的人越是有满足感,越是喜欢这样的观众,瞧,那里不是有一对男女在对一幅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探讨钻研么,那么,办展的人碰到这样的知己型的观众,那就更加喜上加喜地欢迎有佳了,这是一般人的逻辑。
害羞的人不这样想,也不这样做,他可能超出一般的领域而误入歧途。害羞的人怎么办呢?感觉去观展是偷窃或者做贼么?本来大大方方的事情,弄得来偷偷摸摸的,特别是偌大的一个展厅,就只有一位认真的观众,那个看着场的走来走去的管理员,像安装在那里的监视器,害羞者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受到监督了,很不自然,那么,会拘谨,甚至会失态,有时候偷偷瞄一瞄那个“监视器”的探头有没有对照自己,真的感觉万般无奈不自然,一场表面的展出与观展,变成了内心轰轰烈烈的“激斗”,像是敌对的两方在展开旷日持久的对峙,啊!“监视器”与“偷窥者”,后者还是不是地发起反攻,这个时候,在害羞者看来,他的害羞成了整个世界的害羞,他觉得自己处在一个危险的境地,觉得自己被尴尬包围,他因为无法呼吸而觉得无地自容了,他掉进自己给自己设计的窠臼,他作茧自缚般地扮演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人多的时候,也是害羞症状多发的时候,人多了,感觉焦虑的心情更加无处安放了,躁动的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根本停不下来。有一次有好几个南美国家领事参与的读书分享会,有一个莫名其妙邋遢不堪的突然造访者,所幸分享会还没开始,那个冒失的人犯了执拗症状,不远几百公里来到那么高大上的摩登都市,不懂规矩,也没有起码的礼仪,就是指着举办方那个不完美的通告,硬是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获得了一张入场券,然后顺利把自己投进了害羞的“火炉”,自己把自己放在火上烤,放在案板上任人宰割,做一个即将熟透的“鱼肉”。那个分享会说的是西班牙语,拼的是南美的红酒和咖啡,这个半正式的外交场合,让害羞者仿佛达到了害羞的高潮。
在人多时需要讲话的话,“当众”害羞真的是一种特殊的体验,特别是讲话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知道马上要讲什么,要讲到什么程度,要讲给谁听,要达到什么效果,这些都不知道的时候,那么即兴的讲话对于害羞者就是一场灾难,他会不知所云,他会满口跑火车,他会被自己的讲话行为所震慑,他的害羞的心理让他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就像是高潮过后,他进入一种浑身虚无的无力之状态,并不是顿悟或者醍醐,纯粹是一脸懵逼,两手空空,茫然若失,他会像个灰溜溜的兔子,希望在讲完后赶紧立马逃走,他被自己的“像个外星喵”一样的异常状态雷到了,好像是重新认识了一下自己,合着正应了苏格拉底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真想往往是残酷的,面对真相,你有可能莫名其妙经历一场血雨腥风的内心挣扎,留下“一地鸡毛”惨烈的心里荒野。
如果特别想达到某种状态或目的,但又没有恒心坚持下去,在遇到已经在那个高度的人的时候,就会害羞。比如一个较瘦的人,想增加体重,想通过锻炼达到强身健体,但老是停留在意愿阶段,没有付诸实践,那么,在那些通过锻炼而达到了自己想达到的目标的人那里,他就会不自然萌发一种自卑的感觉,一种边缘化的感觉。在别人那里是常态,在自己这里变成了例外,那么害羞感就生出来了,因为没有共同语言,而产生了隔膜,就像是某事过程中隔着的那层膜一样,总觉得没有彻底的接触,没有到位的交流,那么害羞也就无可避免了。害羞的感受让你觉得你游离在人群之外,想进去,但又无从下手,只能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聊以自慰。有的动作就像是千年的乌龟,没有什么变动,简单而“有意义”地重复着。
害羞,可能有基因决定的可能性,就像那本《自私的基因》描述的那样,在人的体内,总有一根神经管着“害羞或者不害羞”,如果,刚好那根神经或者基因决定了“注定害羞”,那么,你的人生中就会出现千百万和害羞时刻,并且有可能是时刻害羞。因为,你的躯体在驮着你的脑袋在世界游荡,同时,你的脑袋在指挥着你所有的害羞细胞不停左转,就像是个将军给所有的士兵发出进攻的命令,野百合也有春天,在害羞者孤独的世界里也会偶尔碰到一束亮的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