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周六“云例会”,在蔡国民和王丽霞等同道们的引领下,对于“柴也愚,参也鲁,师也避,由也喭”(《论语11.17》),进行了热烈而有深度的讨论;尤其是蔡国民师兄介绍了孔子弟子高柴的“愚”之生平事迹——一个活了120多岁的寿星、做官深得人心和学问人品皆优的春秋神人。
春花秋叶,各美其美翌日醒来,大家意犹未尽,继续在中心组群进行头一天的讨论,针对坚持和放弃、动机与借口等话头,几位直心且认真的同道们,不间断地发出文字,补充自己的看法,积极互动交流。
晨练已经坚持近五十年了,做不到多头兼顾,所以不能参加讨论,但的确一直比较关注这一类话题,所以,即使挺遗憾的,也只好等着一会儿回到住处,再抽空参与讨论了。
换个姿势,享受生命跟平常一样,近一个小时骑行绕河一圈后,再回到起点附近的桥头下面。这里有一处绿茵覆盖的公共健身区,哈哈,又碰到这个健身达人了——一位威武霸气的肌肉男(上图)。
场地并不是太大,我与他之前常常碰面,但出于羞涩原因(主要是自己口语有交流障碍),故意跟他、还有其他人保持适当距离,于几个器材之间游走和运动着。由于心里思考着早上的讨论,就信马由缰地在双杠前近距离与之相遇了。
本地人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当两个人于三、四米之远近碰面,若不打个招呼,无论男女老少,都是不太正常,也是不礼貌的。况且多日来,对于放在毡子上的那个橙红色、圆柱形的健身物件,一直挺好奇,想打探其具体叫做啥,在国内健身房里,没有留意或者看见过。
人贵有恒,事与愿和一开始对话时,眼神交流,互道哈罗,而后知晓了一点儿具体情况。
他名字叫彼得,已经五十七岁了,几十年如一日,一直都是积极地体育锻炼,因年轻时腰部负过伤,不得不特别注重腰部保护性训练,进行那个动作(上图)、倒立训练。
即使第一次面对面说话,但彼此早就见过面,他跟我说话时,口气和态度就自然像个老朋友,眼睛注视着我,满脸笑容,十分亲切。我用英文问过早安后,他居然说了一句中文——“你好”,赶忙问他会不会中国话。他笑着解释道,只会“再见”和“你好”,别的一概不知。
一旦知晓了他的年龄以后,便更加惊讶和赞叹这位兄弟的一身腱子肉了,接着,好奇地打听他——如何练就的这些神奇本领——他居然能双手长时间倒立和做出只有年轻人才能做出来的多重高难度动作。他弄明白我的意思,温和地笑了笑,回答得很简单: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他基本一天不曾间断过类似的训练。
上善若水,水本无心这个时刻,我突然想起来跟此事好像没有关联的一个人与事。
在三、五年前,于国内培训活动中,遇到一位很牛的老师。其自称留学英国多年,自诩达到了讲课和演讲的顶级水平,自封是国内培训界的头牌。他讲课时不停地插科打诨,为了哗众取宠,甚至不惜污言秽语,却并不自省,还嘲笑国内大学教授们的讲课风格,僵化而苍白,让人不知所云。
关于这个培训老师,虽然过去了三五年,在我记忆中亦有一个细节储存,凸现了其人的精明和狡黠之处。讲课中,他好像信手拈来,用了不短时间嘲笑自己的啤酒肚,并半真半假地许下诺言,若有人指导之减肥,一旦有效,就重奖之,并正式拜之为师。
其实,我判断之当时的动机,无非是之前都是吹嘘自己之优长,而拿来一个无关痛痒的末梢枝节,力图通过自黑以冲淡讲课中的扬己贬人的味道而已;因为满心自恋的他,怎么会真的醒悟自己的欠缺,又怎么能相信天底下的油腻大叔们——尤其是他本人,可以自我克制和约束、忍住口腹之贪欲,成功地去掉大腹便便的将军肚呢?
这个世界上林林总总、拉拉杂杂的人与事,说不完,且不多说了。
人与自然,同出一元这一趟赴澳洲留学,已经一年了,只因疫情闹的,没有机会回国探亲。回顾春夏秋冬的三百多个早晨,除了在自觉隔离期,几乎每次骑行路过这里,大都能见到这个五十七岁的兄弟,风雨无阻,在那里一个人、认认真真地折腾着自己。
一旦见到这个情境,都于心里头暗暗地为之点赞,也一次又一次被他教育和激励。这一身腱子肉的体格和满脸阳光的表情,可不是三年两载培育养成的!
于今看来,运动与工作,减肥与读书,还有人生诸多事宜都一样,皆乃一回事,只有诚意发愿和坚持初心,并且一以贯之,坚持不懈,才能得到心里期盼的正向结果。如果屡屡搞不定,那就多在自我方面找原因吧,八成跟客观的条件并无太直接的关联!
一言以蔽之,对自己的使命要有所担当,通常情况下,没有可退的后路,也没有退缩的任何借口!
缘生万法,殊途同归师大铁陀写于西澳
(文中除合影外,插图均为作者摄制。)
2021.1.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