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带孩子看过不少画展,也有孩子们的作品展,只因自己从小也喜欢画画,可是早已不大动笔。未曾跟专业老师学习过半日,也不得技法,长期不练习,创造力更是谈及不上了。
工作那几年也曾想学设计,制图之类的,终是被种种原因搪塞而夭折。
小时候画画,只是自己觉得好看的图案就描摹画,在家用旧挂历背面画,还得提防着家人,以免看见又说我不务正业。那些年在长辈们眼里,教科书学好才是正经,其他都是浪费时间。
后来离家读书期间,书本空白角也被我描画填满,再后来画起来更自由,无人管束,画了也给家人看,他们这时才惊奇我竟然有这爱好。看我画得不错,也生出一丝当初应该让我好好学画的憾意来。于是,又将我的画贴在墙面,逢人就介绍给看,似乎我画画还有那么点所谓天赋。
只是工作后便再未动笔,后来有了孩子,妈妈需要具备技能完成的艺术小作品,我能轻而易举搞定,还被赞赏有加。于是又开始涂涂画画,只是想象力不似那么丰富了,线条走笔有时也略显生硬,画画也是需要常练笔的。
家里有一套《芥子园画传》,想着没事跟着学学,重拾曾经的爱好,谁知翻开后,一小时过去,我竟未走一笔,沉浸在读画谱看画中。比如看到画兰那页,写的极简极妙,“凡画兰不可叶叶相匀,随笔撇去,不妨若断若续,意到笔不到,或粗如螳螂肚,或细如鼠尾,轻重适宜,得心应手,各尽其妙。”再看说画塔的,“欲收远景须筑层楼,欲收层崖叠嶂千丘万壑,非复寻常之远景,必须高塔,使人望之而有手摘星辰,气吞河岳之概。所谓山势不全,将以人力辅之是也。”只是都是繁体字,看着略微吃力。
孩子画的同学背影近几年偶尔曾画过几次,因用眼集中过于时长,实在两眼酸涩难忍,也有中途弃笔而停的,慢慢又不大画了,但看画从来不拒。
也因此,我拿起像小蝌蚪跳皮筋一般的五线谱又笨笨地学起琴来。只因没那么费眼,闲来也爱听听纯音乐,加上对手指的灵活运动也好处颇多。也自嘲提早预防老年痴呆。玩乐器我没什么天赋,乐感虽可以,初学阶段手还是生硬,所以慢,如蜗牛一样的慢。
但管它什么天赋不天赋的,喜欢做就做,做什么能能沉下心便可,音阶也好,曲子也罢,音符跳动起来心情舒缓就好,又何必强求更多。
每一支曲子也是作曲人思想的表达,或欢快灵动,或震撼悲怆,不论是在听或者演奏都是和创作者有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互动一般。
比如听到久石让的《小魔女》,一开始前奏的跳音使人脑海中顿时会显现出一只可爱的带羽翼的精灵悄悄潜入夜晚宁静的树林游玩的画面。一支曲子也演绎了一个故事。
绘画也好,音乐也罢,都同文字一样是一种表达,一样能摄人心魄。
一直认为不论绘画还是音乐,学之前更应先学如何欣赏,常常觉得现在很多功利的教学机构,根本不教授孩子如何先去赏析艺术作品妙在何处,或有什么样的创作背景故事,只是单纯模仿学完交作业。比起刻板地学而没有思想感情上真正的碰撞,倒不如不学。反之,即使技艺上不显著,但若是能用心体会到作品的思想精髓倒也不失为一件乐事。对此,不知者不以为然,知者方觉妙趣横生。也如同文字写不好一般,不是所读甚少,就是读得全部不做思考只走马观花了。我自身就是例子。惭愧!
我的线描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