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084944/9115b42eb15ae608.jpg)
hi,大家好,我是梦雅,首先感谢大家的收听、感谢大家对我节目的支持和鼓励,在上一期中也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馈和宝贵建议,谢谢大家,我会努力改进,做的更好!
那么让我们依旧伴着这首《美好的爱》,进入今天的非暴力沟通学习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下非暴力沟通的魅力吧21号的时候,我带着5个月的宝宝去打疫苗,人真的特别多,我留意了身边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在准备给孩子打疫苗或者打完疫苗,孩子放声大哭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1)别哭了,你看那个弟弟都没有哭,人家多乖啊! 这句就是暴力沟通的进行比较
(2)你不许哭了哦,再哭我就带你进去让阿姨再给你打一针
不哭了不哭了,你再哭,阿姨就出来再给你打一针
这是对孩子赤裸裸的威胁呀,也就是暴力沟通中的强人所难嘛
(3)不疼了哦,不疼了,坚强一点嘛!打个针就哭成这样啊
这就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也给孩子贴了标签,而把自己站在了一个裁判的位置,评判指责孩子,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打针是什么样子?
打针疼是正常的机体反应嘛,孩子用哭来表达,怎么就与坚强挂钩了呢?哭本来就是人类表达情绪的一个基本行为,而且是在孩子不会语言表达时唯一的一个表达方式!
这也让我联想到前几天看的一则新闻: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放开之后,很多家庭都迎来了可爱的二宝,可就有这样一个家庭因为二宝的到来陷入了黑暗的深渊,
这个家庭呢头胎是个女儿,二胎生了个儿子,大家都非常高兴,可就有人总是跟大女儿开玩笑说:
你看你爸妈有了你弟弟,多高兴啊。有了儿子,他们就不要你了;有了儿子,他们就不爱你了!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就在大家欢天喜地的给小儿子做满月那天,大女儿趁大家都去吃饭的时候,将自己的弟弟从3楼的窗户扔了下去,听到这大家心里都很难受吧!
那到底是谁酿成了这场悲剧?是这个孩子太残忍了,还是因为大人只沉浸在自己的欢乐里却忽视了大女儿的感受呢?
暴力沟通有时带给我们的只是伤心、生气之类的感受,可有些时候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伤痛,悔之晚矣!这也就是我们需要改变的意义!
不知道大家听完上期节目,心中有什么感受?或许会有些压抑,自责吧,或许你还纳闷:怎么我一直以来的说话方式竟被定义划分为语言暴力了呢?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和疑问,那就对了,你应该开心才对,因为你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为什么呢?这正说明了你已经意识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了呀,所以不要焦虑,更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陷入深深的自责里,我们先要接纳这份不完美,人无完人嘛!更让我们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办法解决和完善自己,办法就是刻意练习非暴力沟通呀!
非暴力沟通是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关注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并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在上一期最后,我们举了一个例子:
一位母亲对儿子说:“宝贝,妈妈看到你把袜子放在了餐桌上(观察),妈妈有点不开心(感受),因为餐桌是我们享受美味的地方,妈妈希望家里可以是整洁舒适的环境(需求)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那你现在愿意和妈妈一起把这些东西收拾归整一下吗?”
或者你也可以采用正面管教中的有限选择:“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具体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但这四个要素可不是任何对话都要按部就班套模型啊!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在我学习非暴力沟通之前,如果我跟老公说话,他却一直盯着手机,
我就会说:“你每天下班回来就抱着手机不放,你能不能好好听我说话。”(这句可是满满的控诉啊!)
“我听着呢!再说我看手机怎么了?”他答道。
“你分明没听!”我反驳道。
然后我就生气走开,陷入僵局,过一会他过来跟我说话,我就选择打死不开口,冷暴力了!
可当我们学了非暴力沟通之后,就有所改变了,
太太:“你天天回来玩手机,你能不能放下手机听我说话。” 老公:“听起来,你很失望。你需要体贴,需要我陪你聊聊天,是吗?”
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没有一点点愤怒了,反而充满温暖,甚至还有为刚才发火有一点内疚!
当对方发火的时候,我们手中的灭火器就是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并表达出来。
当然还可以有一种更好的沟通对话:
太太:“老公,我注意到你每天下班回家都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我心里很不高兴,我在家带了一天孩子,看着点儿的等你回来,就是希望你能陪我聊聊天,
老公:“好,我不玩手机了,你是想跟我说说今天发生的事情和你的感受吗? 太太:“是的,.......”
这样的氛围是不是更和谐,暖意浓浓呢!
接下来我把书中讲的几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案例与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充分感受一下作者及非暴力沟通研讨班学员在不同关系中、不同场合下是如何化解矛盾,解决冲突、避免伤害你!今天我们先明确一下非暴力沟通的4要素模型,从下一期开始我们会通过做题和一些小活动详细练习。
有一位教师在圣·路易斯的一所学校教书。那个地区的治安情况不太好,有一天她因辅导学生离开的晚了一些,就在这个歹徒将要施行暴行时,她展开了非暴力沟通:“你似乎有些不安,安全对你特别重要,是吗?”(体会对方的感受)
“对极了,”这个男人嚷道,“快脱衣服,要不有你好看的!”
“请告诉我,是不是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你的需要,而不用伤害我?”她问。(关注对方的需求)
“我和你说了,快脱衣服。”这个男人脱口而出。
“听起来,这对你很重要。同时,我希望你知道,我真的很害怕。你知道吗?如果你愿意离开这里而不伤害我,我会极为感激!”她继续说。(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最后这个歹徒说:拿钱包来!
这位教师把钱包递给了那位男子。她用非暴力沟通,在紧急情况下不断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从而避免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
作者还讲了一个自己花了三天时间处理完黑帮火拼的事后一到家,他却看到两个孩子在吵架。他实在累的没有力气去了解他们的情况,于是,他就大声地提出请求:“我很痛苦!我现在真的不想过问你们的事情!我需要安静!”年仅九岁的大儿子停了下来,问道:“你愿意和我们说说吗?”
可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说的是:“你们怎么回事?你们就不会乖一点吗?我在外面忙了一整天,还不够累吗?”那整个家庭便会陷入压抑的氛围里了。
书中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位年轻妇女如何运用倾听预防了一个吸毒人员可能施行的潜在的暴力。作者还有讲到自己如何帮助曾经接受精神病治疗的患者恢复良好状态,修复心灵创伤以及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重建校园秩序,当然还有在政治谈判中的应用案例,非暴力沟通的应用正所谓是无处不在啊!
尤其是书中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热情中,有一个解决内心冲突的例子,我现在真的是感同身受,因为我也刚成为一个妈妈,我给大家读一下啊
声音1(“职业女性”):“我应该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我受了这么好的教育,我也相信自己的才干,但现在都白白浪费了。”
声音2(“负责任的母亲”):“你太不现实了。你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你都没法照顾好他们,还好意思谈别的?”
在经历了很久挣扎折磨后,她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职业女性”的心声:“为了照顾孩子,我放弃了工作,留在家里(观察);我有点心灰意冷(感受),因为我看重成就感(需要)。我想,我现在也许可以去找份兼职(请求)。”
接着,她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负责任的母亲”的心声:“当我想到上班的事情时(观察),我好害怕(感受),因为我要确保孩子们能得到很好的照顾(需要)。我想,在上班时,我需要一位好保姆来照顾他们。下班后,我还要确保有时间和精力好好陪孩子。”
当这位女士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说出心里话后,她大大松了一口气。她没有再批评和指责自己,而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虽然她还有实际的问题需要处理,例如找个好保姆、寻求先生的支持,但她已经察觉到自己的需要,并能静下心来采取必要的行动。
一旦我们专注于彼此或者是自我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否定自我,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通过强调倾听——倾听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
听了这么多关于非暴力沟通的案例,我们来总结一下非暴力沟通过程:
(1)什么是我的观察
(2)我的感受如何及他人的感受如何
(3)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4)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无论是自我对话、与人交谈,还是小组讨论,非暴力沟通都能使我们心存爱意。
今天的内容分享就是这些,主要是先让大家对非暴力沟通的4要素模型有一个整体了解和感知,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大家需要刻意练习自己的非暴力沟通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开口前想想这四个要素,把后知后觉刻意练习为当知当觉。
我会在后续的节目里与大家一起学习非暴力沟通4要素模型的每一个因素,与大家细细讨论在应用每一个因素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避免,相信在我们不断实践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再次感谢大家的收听和支持,也要感谢我的老公的语音出场,谢谢老公的支持,我是梦雅,我们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