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读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看到“创意源自既有信息重组”这一章节的时候触动了我。
第一遍阅读这个章节的时候,我不太能理解,当二刷三刷的时候,好像弄明白创意是怎么回事了。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不管有多少信息,如果不重新组合碰撞,是不会产生创意的。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信息与信息之间的组合关系,让我想到了创意简笔画。
D007+3组文澜+《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我曾参加过萌薇老师的创意简笔画训练营,其中,不少绘画作品就使用了这种信息组合的方式。比如:书和伞的组合,西瓜和梯子的组合,重沙发和胖娃娃的脸,拳头和电灯的组合,石头和手机屏幕的组合,牛仔裤和垃圾桶的组合……这些不相关的组合,会产生一种新的视觉体验,也带给人创意的体验。
绘画可以这样,头脑风暴也可以,那些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想法,往往就来源于一个又一个本来很普通的信息。
D007+3组文澜+《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那么,我们如何让普通的信息,组合一起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神奇的效果呢?
那就是平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做好信息积累,多去重读信息,浏览自己的书架盘点,经常去比较、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大脑里或许就能闪现火花。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写文章苦思冥想一直找不到灵感,无法下笔。这时候出去走走,或看一场电影,和朋友聊聊天,没准一件小事,一句话就能让自己豁然开朗,找到突破口。这无形中,就是信息的组合。
“好书不厌百回读”,尤其是,经典的书,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写下的读书笔记也一样,每一次翻看也都会有不同的想法,经常翻看翻看读书笔记,把接收的信息多去联系、组合,会发现脑子里的想法越来越多,创意也会随之产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