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一本书应该感到开心,但自己却一直无法喜悦,书中那么多的方法貌似自己并没有记住多少,只是在大脑中简单的刺激了一下,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
就比如说目标这件事,当时读的时候可以联想到很多,一旦自己开始写的时候,一个都想不起来,所以读书不能只读一边的,对于自己有用的书籍要反复阅读,才会记住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这倒是让我对于之前买的书,又来了兴趣。
一问起目标是什么,大家估计都很头疼,要么就是说,有啥目标,过一天是一天,有吃有喝的,瞎想那些干啥;要么就是想变成富人,自己有豪宅豪车,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根本没有认真的思考过,总是人云亦云,所以自己的生活就会很平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然这样的生活没有问题,毕竟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但人生下来注定就是平庸吗?自己曾经的那些梦想,难道就不遗憾,不想去主动做点什么去改变?
设立目标的第一步就是多问自己为什么,逼迫自己进行思考,不要总是被惯性带着走,难道真的就是为了逃避思考,你可以做任何的事情?
跟自己的内心做一次交流,往后的自己还要这样吗?至少这一连串的问题出来之后,你会有所触动,当然了,不要一下子就逼得那么狠,否则就会陷入无比的焦虑,认为自己一事无成。
第二步就是观察自己的周边,看看自己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啥,从这个角度出发,毕竟你遇到的问题,别人有可能也会遇到,你尝试着去解决,也能帮助他们去解决。
这样下去,你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其实有点像利他,那同样别人的问题,自己也有可能遇到,价值不就是能够解决别人的问题嘛!
在做的过程中,目标有可能就会出现,至少你的发心是帮助别人,那怎么去帮,你会给自己制订一些计划,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三步就是长期去做,既然有价值那就值得去付出,这样才能给自己带来正反馈,就像作者的写作,当时自己也没有目标,就是因为坚持了,看到有好的反馈,而且给自己也带来收益,所以才试着去坚持。
在坚持的路上,作者有了作品意识,知道要深度思考,才可以创造好的作品,帮助大家更好的面对生活和工作,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写了四年之后,就有了足够的影响力。
可见就是自己的一念坚持,才换来未来的不可限量。
第四步就是假设,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没关系,先假设一个,做着看看,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目标,随便说一个不就有了,没有什么难度,毕竟是假设的,做不成也没有任何损失。
这一招其实很实用,当你说出来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有了目标,接下来你就开始思考,怎么才能完成目标,那新的认知也会在你做的过程中学习到,期间你自己就会调整。
不适合也没有关系,这不是找到一个不对的,千万不要有找了目标,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最后一无所获怎么办的想法,尝试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目标有了,剩下的就去执行,现在我就在纠结到底是重新再读一遍,还是读一本新的,写文之后发现,做哪一个都可以,毕竟尝试过后,以后就会明白,心里还庆幸,幸亏早一点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