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一个秀才上街时看到一个卖肉的正和顾客争吵,焦点是买肉的说是三七二十四,卖肉的说是三七二十一,脸红脖子粗,争执不下。秀才上前对买肉的好言解释,但是买肉的怒气未消,又和秀才争执起来,不管秀才怎么佐证辩论,买肉的始终坚持三七二十四。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现场秩序一片混乱,巡街衙役把秀才和买肉的带到县衙。
三七二十四县官听明原委后,当即放走了买肉人,然后对秀才说:你是有功名的文化人,和一个文盲草民当街争执、引人围观,扰乱秩序,给读书人丢脸,念你是初犯,严重警告,如有再次,即革去功名,回乡务农。
这个故事和颜回三八二十三的故事如出一辙,古人听起来都觉得有些荒诞的故事,但当今社会却经常发生。
有一回去基层乡镇调研,正遇见一位年轻工作人员接待一位来访的农村老人。说别人家的政府慰问品是一百斤面粉,为什么他的只有五十公斤。开始的时候小伙子还能心平气和的解释,但是到了后来有些着急,尤其是见到有客人来访,就着急的把老人推了出去,回来给我们解释:来三回了,讲不通,不可理喻。
三七二十四我们带队的领导就给那位小伙子讲了这个故事,随后说:小伙子,这个老人没文化,也很固执,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我们让老人解开疙瘩的办法有多种,比如领他去看看别人家的,或者用老人信任的秤秤一秤,无非就是麻烦一点。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老人推出去,损害的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古话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农村百姓文化低是现状、是实际情况,我们就应该尽量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来传达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而不是和他们计较。
去年四月,土豪同学钱作康来北京找我,进门先给我拿了一张银行卡放在桌子上对我说:兄弟,你侄子今年高考,这是五十万,找找关系,让你侄子在北京上个名牌大学,钱不够咱还有。
我说:侄子平时摸底考多少分啊?
钱作康毫不脸红的说:成绩不好,二百多分吧。
我的下巴差点掉在地上,给他详细地解释了大学录取的程序,名牌大学根本没有录取的可能,如果实在愿意上,那就找个民办大学。
钱作康有些不屑的说:我就不信还能有花钱办不了的事。
他见我态度很坚决,拿起银行卡转身就走,最后留下一句话:我没有你这个同学。
我说:随你便吧。
三七二十四我们常说,要和懂理的人讲道理,和那些不讲道理的人则无理可讲。这些人于理不通,强词夺理,甚至口不择言。另有一种人,爱搅死理儿,爱钻牛角尖,脑子里没有中间色,非黑即白,凡事都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一点意见,你的任何意见他都会反对,以与别人争论为乐事。对这样的人,最好避而远之,不和他发生碰撞,实在回避不了,也只能环顾左右而言他。再有一些人基本知识欠缺,甚至在不明白对方意见的情况下就乱批一通,再加上性格上的偏执,你很难和他沟通,有点对牛弹琴的感觉,你若据理力争,只能自讨没趣。
如果你一定要和他分出个子丑寅卯来,其结果必定像那位坚持三七二十一的秀才,让自己无地自容。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当然,这些争论都是小事,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面红耳赤,斤斤计较。不过,在大事上则不能无原则地让步,更不能有半点糊涂。
我觉得,故事里的县官一定是位清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