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
86版西游记错教给我们的东西·前言

86版西游记错教给我们的东西·前言

作者: 丛阑 | 来源:发表于2015-02-08 22:26 被阅读206次

    小时候就喜欢神剧《西游记》,在我心里,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就是孙猴子,这种印象定了型,以后不论谁演猴子总感觉不行,这就是思维定势吧。“爱而知其憎,恶而知其善”,道理好懂,做起来却很艰难。电视剧的《西游记》我看了无数遍了,作为这部老剧的粉丝,在很长一段时间,它是我对《西游记》的全部认识来源。

    很多年前翻过前几页的原著《西游记》,但那时的感觉很糟。坦白讲,客观来评论,《西游记》的文字水平在“四大”里面是最不济的,论文字的精美,它不如《红楼梦》;论人物造型 ,它不如《水浒》;论格局,它又不如《三国演义》般有历史的沧桑。有人说,《西游记》胜在情节,是的,86版西游记太精彩,正是它的情节之丰饶吸引了最初的我的目光。现在的《西游记》往往被当做一本童话书——是适合孩子看的——这也是拜电视剧所赐吧。事实上,早有学者认为,《西游记》是是一部政治讽喻小说,跟英国的《格列佛游记》一样,现在也沦为了童书的命运,可叹可叹。《西游记》是一部宗教启示录吗?事实上也不是,它嘲讽了一切世上的宗教,佛教、道教,在西游记里都是被揶揄、被否定的对象。吴承恩写西游,不是为了“传教”,也不止是为了“政治讽喻”,还有“现实批判”,也有聊斋先生似的“自怨自艾自诉自愿”。吴承恩的一生,薄有功名,生活在明嘉靖(信奉道教,宠幸严嵩,几十年不上早朝,儿子万历继承了他的“怠政”,来了个万历四十年,呜呼)的那个年代,那个豪监(明朝的太监势力在史上是数一数二的)蜂涌的年代,那个荒诞的嘉靖、万历朝,是最坏的时代,却是滋润小说的最好时代。“四大小说”(《三国》、《水浒》、《金瓶梅》、《西游记》)中的后两部都诞生在这个时期。后世所谓的“四大名著”中有3部是明朝的作品,从这点看,身为小说家,生在那个年代,是有故事可写的。

    西游故事在吴承恩记述以前就已在社会上口耳相传,这也是古代白话小说成熟的一个特点:来自民间,文人加工。我们今天熟悉的三国、水浒也是这般情形。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是现在已知的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完成的长篇世情小说,启发了后世的鸿篇巨制《红楼梦》。《西游记》的这个创作特点就决定了它内容上的通俗与语言上的明白易懂,但在吴承恩的笔下,西游故事完整了——这是吴承恩伟大的地方。

    我常在想,若是没有86版西游记,我会不会看《西游记》,若是没有电视剧的普及,《西游记》在中国会是耳熟能详的吗?看书与看电视剧(从本质上看,电视剧是“戏剧”的延伸与变形,这也是为什么86版西游记里有很多好角色都是找戏曲演员来扮演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戏曲里有历史悠久的“猴戏”。六小龄童就是出生于一个猴戏世家。)哪个更容易?看书是一个解码的过程,前提是你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个好比input),看懂书就是“read the data”,掌握一定的规则就能解码成功,反之,则看不懂书。相比之下,看戏则生动明白的多,目不识丁的人也能看戏——古代中国识字的人极少,但为什么王化仍能够推行天下呢?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戏曲”。过去看京剧,觉得唱来唱去总是那些“忠君报国”、“仁义教化”,好不厌倦。但细细想来,这不就是一个“道德熏陶”的过程吗,百姓的头脑就这样被教化了。

    从前的西游戏,今日的电视西游,原本的《西游记》又是什么样的呢?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前些日子,听了一本说书网上的《你不知道的西游记》,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对西游记似懂非懂啊。事实证明,86版西游记有很多东西与原著是有出入的,它将西游的精彩放大了。它的“误导”,也在我们脑中固化了。

    于是,我决定,翻开原著,看一看我以为懂而其实不懂的《西游记》。

    是为前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6版西游记错教给我们的东西·前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qj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