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曾黎明,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朱晓平老师写的《微教育》这本书,我分享的主题是“爱与智慧”。
首先感谢胡新颖主任策划了这次读书分享活动,感谢课题群的伙伴们群策群力,精诚协作,保障这次读书分享活动的顺利进行。感谢何亚珂老师赠予我的这本书,特别感谢朱晓平老师的赠言:爱与智慧、心开花香、幸福分秒。
爱与智慧——我来推荐一本书《微教育》《微教育》是一本关于教育孩子的书,非常适合父母阅读,学习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家长教子有方,家族兴旺;这本书也适合教师阅读,能引导教师站在儿童视角去审视学生,立德树人。由于只有15分钟分享时间,我就简单和大家交流一下这本书中的“三个中心”人生规划理论和“接纳的力量”这两个方面。
爱与智慧——我来推荐一本书《微教育》一、利用三个中心理论帮助孩子设计人生
大多数人经常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因为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做过细致的规划,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向哪里。人们很少静下心来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最终给我们造成的结果是随波逐流、东飘西荡、碌碌无为,白白浪费了青春。当我们自己不会人生规划时,我们也很难教育自己的孩子做好人生规划,孩子对自己的未来也很茫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努力读书,这样对孩子的学习非常不利。所以,我们就要学会用设计思维去设计自己和孩子的人生。你今天的生活是你三年前决定的,所以,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三年后的自己。一个人只要有了清晰的人生规划,他就会沿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之路前行,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马云先生讲过一个笑话:说他在上学的时候,看见别人不读书,在外面玩,他也不读书在外面玩。但是到了晚上,他仍然在外面玩,别人却在读书。这说明了,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这样才能走向成功。而人生最难的就是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怎样才能干好自己想做的事。
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教育的三个中心:道中心、梦想中心和阶段中心》。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三个中心”理论,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文中写道:如何设计好自己的人生呢?我的恩师胡大平老师说过一个理论,叫作“三个中心”:道中心、梦想中心和阶段中心。梦想中心像一个灯塔,指明了我们要前行的方向;阶段中心像一个个里程碑,带着我们不断前行;当我们追逐的梦想,实现一个个阶段目标的时候,我们发现让我们欣喜的,不是一个个目标的实现,而是自我的圆满,这就是道中心。“三个中心”理论能够帮助我们规划自己的人生,当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写在纸上的时候,我们梦想之路就清晰了。
例如:你的梦想中心是一名名师,那么阶段中心1可以定为优质课教师、阶段中心2可以定为优秀教师和班主任,阶段中心3可以定为骨干教师,沿着这条梦想之路,阅读、写作、反思、实践,研究、形成成果、最终可以实现自己的名师之梦。
1947年,1个出生在战后奥地利普通家庭的男孩,却在日记里立志长大后要做美国总统。但如何能实现这样宏伟的抱负呢?
年纪轻轻的他,拥有了伟大的目标,经过思索,拟定了一系列的连锁目标:做美国总统首先要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得到雄厚的财力后盾的支持→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就最好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前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开始步步为营。他大学时跟着名的体操运动主席库尔练健美,成为健美先生。在22岁时,他踏入了美国好莱坞。凭借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在演艺界,声名鹊起。当他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时,女友的家庭在他们相恋九年后,也终于接纳了这位“黑脸庄稼人”。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侄女。婚姻生活恩爱地过去了十几个春秋。他与太太生育了4个孩子,建立了1个“五好”的典型家庭。2003年,年逾五十七岁的他,告老退出了影坛,转为从政,成功地竞选成为美国加州州长。他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
他的人生规划的非常完美,梦想中心、阶段中心每一步都走的掷地有声,他的经历让人们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我曾经问我的女儿,你为什么而读书,她总是心不在焉地回答:“考大学”。当我继续问她怎么才能考上大学时,她也会不耐烦地说:“好好学习”。我知道,他她心中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人生规划。我让女儿认真读了这篇文章,并且设计出自己的高中三年人生规划。我记得当女儿认真的设计好自己的高中三年人生规划时,兴奋地对我说:“爸,我知道我怎么做了,也知道了三年后我将去向哪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女儿起床早了,性格开朗了,手机丢掉了,主动学习了,成绩上升到了全校前30名。一旦孩子有清晰的梦想,就会产生标准和行为,朝着这个梦想中心而努力。
爱与智慧——我来推荐一本书《微教育》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看见,所以拥有;因为拥有,所以幸福。这个借假修真的“三个中心”梦想理论,能帮助孩子设计自己的人生,怀揣着梦想,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个阶段,最终会收获一个觉悟的自己,一个让自己吃惊的自己,一个幸福的自己。二、接纳孩子、心开花香
心开花香,就是接纳孩子的不完美,静待花开。关于接纳,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接纳的力量》,文中写道:世界上最厉害的修炼,就是接纳一切,当我们真的可以做到的时候,不是因为世界完美了,而是因为我们拥有了可以接纳不完美的心,周遭的一切也会因为这样的接纳而变得更加美丽动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可以接纳孩子的一切,不管他相貌如何、皮肤黑白,在父母眼里,他都是那么的完美可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对孩子的爱依然没有减少,但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似乎也越来越多。期待越多,看到的不完美也越多,开始不能够全然接纳孩子的所有,开始挑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开始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孩子更加完美,开始指责甚至打骂自己的孩子.……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因为不接纳,孩子这些毛病似乎没有好转,而是越来越差。因为当父母对孩子不能够全然接纳,而是带着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的时候,就会更多的看到孩子的问题,问题盯得越严重,父母的内心越不欣赏自己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这样在一次一次的较量中相互伤害着。终于有一天,孩子也开始不接纳自己的父母,开始和父母敌对,到了青春期,这样的对立会越发明显。
我的女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高一上学期,我总是埋怨女儿学习不努力,每当我看到她在家里不读书时,我就给她上“政治课”,拿她和我的学习经历作比较,经常对她说出“你将一事无成”的话。这样做的结果是,女儿不再和我说话,我们父女之间无法沟通。当初我还以为是女儿大了,不喜欢和父亲说话很正常。后来我发现,她和她母亲也很少说话了,心事重重,好像总是担心随时会挨批评,成绩也一落千丈。
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一直找不到问题所在,直到我看到《微教育》这本书中的文章《接纳的力量》,我方才明白,我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而不愿意接纳孩子的一切。我带着“接纳孩子的一切”的思想去修正自己的错误。有一天,在接女儿放学的路上,我对她说:“我以后做你的知心老爸和司机,以前你考试不好时,我总是讽刺、埋怨、用我的学习经历挖苦你,从今天开始我决定做好以下三条:1.想法帮你缓解失落情绪,吃一顿美餐或者看看电影。2.监督你好好睡一觉。3.听听你的意见,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法。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尊重你的想法和决定,我相信你能做最好的你自己。” 我没想到我这几句话竟然让女儿那天哭了很久,最后她说 “爸,以前我考不好,你和俺妈那样批评我,我真想消失在这个世界。你们根本就不知道我的压力有多大,我害怕考不好,努力学习,我也经常在抖音上看大学的生活,我向往大学美好生活。 高中时时刻刻都在学习,你说的道理老师每天都在讲,有时候我真的很累,希望回到家后可以休息一会儿,安静一会儿。”
当我真正做到接纳女儿的成绩不完美时,我发现女儿变得轻松快乐了,和我的关系融洽了。她开始向我讲述自己班级里的故事,每天五点她自己准时起床,成绩逐步提升。暑假开学我送她上学时,她把手机交给我说:“把我的手机给我放起来。”女儿的意志很坚定,我的心里很高兴。悦纳自我是每个孩子天生的权利,接纳孩子是每个父母明智的选择。
爱与智慧——我来推荐一本书《微教育》世界上有95%的人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认知水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总是打着“爱”口号去教育孩子,他们不知道这种“爱”不是孩子需要的,是缺乏“智慧”的。当我们发现教育孩子不如我愿时,我们就要停下来、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我们自己做的对吗?我们接纳孩子的一切了吗?只有接纳孩子,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在接纳的爱的包围下,孩子才能自然快乐地成长。父母对每个孩子都有爱,但是很多父母的爱缺乏智慧,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变成了对孩子的压力,或者是溺爱,结果事与愿违。尽管父母觉得自己非常爱孩子,可是孩子总是不领情,父母感觉自己做的很好,可是孩子的成绩还是上不去。这些现象说明了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智慧,那智慧的爱是什么呢?在《微教育》这本书中谈到,智慧的爱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言传身教不失法度;智慧的爱是父母要有大树理念,不要总在叶子上解决问题;智慧的爱是换位思考,分秒觉察,静心修行;智慧的爱是陪孩子一起找到人生的梦想,设计好人生规划,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智慧的爱是既把孩子当孩子又要把孩子当成人,建立生命的连接;智慧的爱是经营家庭的气场,融洽的夫妻关系;智慧的爱是顺其自然理念,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智慧的爱是蹲下来,把孩子当老师,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父母在分秒觉察,时刻精进的修行中,收获了宽容、坚强、慈悲、平和、格局、赞美、接纳孩子的时候,父母自己的人生便充满智慧,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智慧而更加幸福。
爱与智慧——我来推荐一本书《微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