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薪酬是工作的第一动力。在这家企业能拿多少钱,是决定员工工作状态及去留的关键因素。毕竟,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一天的工资。
因此,企业要想激活员工工作积极性,留住优秀人才,薪酬绩效的设定尤为重要。
但是,大部分企业在薪酬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因此管理者热衷于挖掘员工可接受的最低薪酬,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如何让自己的薪酬能够激发员工去自愿自发地工作。
老刘是一个连锁企业的老板,他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曾经有一位他手把手带出来的店长,每年薪资奖金加起来有一二十万,在这个行业待遇算还不错。去年店长父亲病重,老刘还以个人名义借了他几万块钱。
但让老刘万万没想到的是,春节过后回来上班的第一天,店长就提出了辞职。
辞职以后店长自己开起了专卖店,成为了老刘的竞争对手。
并且这不是唯一的例子,在老刘10多年的经营期间已经前前后后走了9个店长,多数还开店成了竞争对手。
这让老刘倍感无奈:明明对他们很好,为什么他们还要背叛我?
从这个案例来看,老板对员工好,肯定没有错。员工渴望拥有自己的事业和老板公平竞争,也没有错。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问题在于老板不了解员工的需求。
老板如何有针对性的满足员工需求?
1、通过积分给与员工及时的认可和激励
积分式是对人的“综合表现、核心价值、团队贡献”用奖分、扣分进行量化管理的模式,并通过即时激励、综合评价,旨在全方位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力,建立积极正面快乐的绩效文化。
在积分式的管理模式下,员工的每个行为都可以得到反馈。
积分操作流程:
1.建立积分标准
将员工的日常工作内容罗列出来,配上相应的分值,员工只要完成了就可以获得奖分奖券。
2.部门之间积分PK
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出周度或月度或季度、年度积分排名前三的部门及个人,进行奖励。
并且积分到一阶段之后清零,这样保证在下一阶段每个部门都有获得排名前列的机会。
这种PK机制就是让各部门瞬间凝聚在一起,增强团队协作氛围。
3.奖分奖券
员工在平时工作中好的表现都可以得到奖分和奖券,以此及时鼓励员工的优秀行为。当员工被认可之后,他也愿意继续保持优秀。
4.快乐大会
快乐大会是类似于年会,是员工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老板和员工之间建立深厚感情的桥梁。
也相当于一个阶段工作的总结,对员工平时获得的积分奖券给与兑现。
积分的核心价值:
员工普遍认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用分值量化员工的变现,清晰记录与展现员工的贡献
公平公正公开,并且比传统的积分模式更加具体
通过积分可以让团队氛围更加和谐,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2、让员工成为公司的事业合伙人,与老板一起共同经营企业
合伙人,是一种让员工既出钱更要出力,却不改变公司股权结构,一起经营公司,分享公司利润成果的模式。
合伙人模式和股权股东的区别:
为什么说合伙人模式更加适合中小企业?
合伙人模式不占用公司股权,公司决策权还是在老板一人手中
员工成为合伙人之后,享有公司的分红权,干的越多,拿到的越多,以此激励员工拼命去干
员工和老板共同经营企业,不仅减轻了老板的负担,也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
员工离职成本较大,减少公司人员流失
老板能真正找到一批愿意跟着你干的核心员工
3、运用KSF增值加薪法让员工有不断获得收入增长的机会
KSF设计理念:
给员工增加加薪渠道和机会
员工加薪的同时不会增加企业成本
将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融合,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例如,一个企业的生产经理,他的工资该怎么发呢?
按常用的薪酬模式,一般是固定工资,或者是固定工资+一定的绩效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他每个月的收入其实变化不大,所以即使再努力去做,也没有多大意义。
而随着年龄经验的增长,物价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的,他会要求加薪。
而老板呢?由于没有创造更多的利润,所以不愿给他加太多,加少了又会引起他的不满从而离职。
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KSF模式,将他的薪酬分为8个部分。并且这些都是与公司利益密切相关的,作为生产经理也有能力去改进的。
毛利润每增加10000元,奖励31元,每减少10000元,少发25元;
总产值每多3000元,奖励5.3元,每少3000,少发4元;
报废率,每降0.05%,奖励2.5,每上升0.05%,少发2元;
及时交货率,每上升0.05%,奖励2元,每少0.05%,少发2元;
员工流失率,没流失,奖励50元,每流失1人,少发250;
·····
KSF模式对于生产经理有什么影响呢?
1、他可以有8个渠道去为自己加薪,只要自己干的越好,工资就会越高,而不是等着老板去给他加薪
2、所有的加薪都是以结果为导向,所以一定程度上要求员工追求结果,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员工是愿意被要求的
3、我在别的地方不可能获得比这更高的薪资,那么我为什么要离开呢?
对企业而言呢?
1、员工与过去相比,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效益,所以老板是愿意给员工加薪的
2、老板不用再盯着员工做事,员工自己对自己有要求
3、企业的薪资与其他地方相比有竞争力,所以不管是在招聘还是留人上,企业都是有底气的
总结:
企业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所以在制度上我们绝对不能死板!
如果老板只想着剥削员工,那么企业绝对不会长久。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只有一致,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企业不做绩效管理,等于没有管理,政府也一样,中小企业主们,你还在用固定工资吗?你的企业的绩效管理模式是怎样的?欢迎私信和曾老师交流。
文:曾老师(zwwjx168)
作者简介:
长期从事绩效薪酬设计研究和实践;
足迹踏遍五湖四海,为广大企业诊断把脉;
添加小编为好友并回复“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