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沐
十月过去,十一月到来。
可是,有一个人的名字,我想,永远不会过去。
金庸。
这是一个几代人都熟知的名字。
十月三十日,武侠泰斗金庸先生去世。无论是当红艺人还是知名学者,亦或者贩夫走卒,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扼腕叹息。因为,金庸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本书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只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侠义之道。
他告诉我们: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射雕英雄传》)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倚天屠龙记》)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书剑恩仇录》)
“世上最宝贵之物,乃是两心相悦的真正情爱,决非价值连城的宝藏。”(《雪山飞狐》)
金庸小说,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人们从他的书里读出了人生百味境况,世间千般情仇。
他能把人生写得如此透彻,源于他是一位饱学之士。金庸本名查良庸,出身于书香世家,查氏家族号称“一门十进士,兄弟五翰林”,虽然金庸出生时家道有些衰落,但家里的藏书还是很多,他从小就痴迷读书,所以知识才那么渊博。
他的武侠小说中,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段誉的“凌波微步”,黄药师的“落英缤纷剑”,泰山派的绝招“岱宗如何”,江南史家的“回风拂柳刀”……无一不是化用自古代诗词,《倚天屠龙记》回目的柏梁体诗,经常论及的琴棋书画,涉及到的历史、地理知识等更是数不胜数。
金庸为我们缔造了一个侠肝义胆、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故事,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喜闻乐见的。
我是金庸的书迷,我周围很多同龄人也都是金庸的书迷。小时候是,现在也是。
我小时候家里的童话书很少,现在来看,那些武侠小说,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充满了想象力和悬念,其实就是一种童话。
那么问题来了,读金庸的书会影响孩子学习吗?我是金庸的书迷,我周围很多同龄人小时候也都是金庸的书迷,我们大多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有的还继续读了博士,那么,要说读金庸的书会影响学习,那纯属偏见。回想起来,金庸的书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面,还丰富了我的想象力、培养了我的正义感。
很多儿童教育专家也是不反对孩子读金庸的书的,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她在书里就讲到她的孩子园园,在小学就把金庸的小说全看完了。
再者,可以看到,当今整个少儿文学市场,那种小清新、小趣味、小格调的小里小气的作品太多了,这种东西要是孩子读太多了,将来会不会太小心眼、很脆弱呢?反正我很担心这点。所以,我们更要孩子能多接触大气象、大格局、大手笔的大气磅礴的作品。金庸小说是大气磅礴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写出了真正“侠”,展现了真正的“侠义”精神。
民国时期,出现了如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宫白羽等很多武侠小说名家,后来,到了金庸先生,他不仅写好了“侠”,而且把侠写大了,写出了“大侠”,写得有情有义,写得酣畅淋漓……
金庸先生说过,他想“大闹一场,悄然离去”,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金庸先生继续笑傲江湖。
(本文也曾署名 一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