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硬读《随园诗话》
硬读《随园诗话》(15)

硬读《随园诗话》(15)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08:39 被阅读62次

一一

     《随园诗话》原文:

      “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子陵语也。“崇山幽都何可偶,黄钺一下无处所。”光武语也。两人同学,故言语相同,皆七古硬句

        要领,释义为要点,关键;主要内容;关键部位。词义应源于《荀子》中的“若挈其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犹言断颈。挈,通“ 契 ”。《战国策·秦策三》:“臣战,载主契国,以与王约,必无患矣;若有败之者,臣请挈领。”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一》:“挈读为栔,栔,断也,犹言‘臣请断颈’耳。”此处应该指颈项。

        严光,(前39年—41年),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其姓,又名遵,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 。东汉著名隐士。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

         崇山,1. 高山。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崇山矗矗,巃嵸崔巍。”晋陆机《从军行》:“深谷邈无底,崇山郁嵯峨。”2. 引申为崇高,巨大。《晋书·慕容垂载记》:“宜述修前规,终忠贞之节,奈何弃崇山之功,为此过举!”3. 山名。相传是大舜流放驩兜之处。《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 ,放驩兜于崇山。”孔颖达疏:“盖在衡岭之南也。”按,据清王夫之《孟子稗疏》、王鸣盛《蛾术编》卷四六,当在唐驩州境内,泗城之南(今广西凌云县和西林县一带)。唐沈佺期《从崇山向越常》诗“朝发崇山下,暮坐越常阴”,即其处。旧说或谓在今湖南大庸县境,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及《通典·州郡十三》。4. 山名。即 嵩山。《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 融降于崇山。”韦昭注:“ 融,祝融也。夏居阳城,嵩高所近。”5. 山名。狄山的异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历唐尧於崇山兮,过虞舜於九疑。”张守节正义引张揖曰:“崇山,狄山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山海经》曰:‘尧葬狄山之阳。一名崇山。’”在本文中当是指第3项释义。

        幽都,古汉语常见词汇,指北方或阴间。《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孔传:“北称幽,则南称明,从可知也。都,谓所聚也。”蔡沉集传:“朔方,北荒之地……日行至是,则沦於地中,万象幽暗,故曰幽都。”《淮南子·修务训》:“北抚幽都,南道交趾 。”高诱注:“阴气所聚,故曰幽都,今雁门以北是。”《汉书·扬雄传下》:“夫天兵四临,幽都先加,回戈邪指,南越 相夷。”颜师古注:“幽都,北方,谓匈奴。”

        光武,刘秀,东汉光武帝(见硬读《随园诗话》(3))。

       黄钺,以黄金为饰的钺。钺为古代兵器,青铜制,斧形,圆刃或平刃,安装木柄,用以砍斫,行于夏代及西周。黄钺古代为帝王所专用,或特赐给专主征伐的重臣。《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三国志·魏志·曹休传》:“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

       七古,是古代中国诗歌体裁的一种。古体诗类分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古诗三个栏目。专门列出古体诗组,意与律诗(近体诗)进行区分。古体诗不依律诗的平仄、粘、对、韵式等规定,句数也无定数。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杂言古诗指每句字数不为五、七言(如四言、六言、甚至十言以上)的古体诗。杂言古诗除包括每句字数一致的古体诗外,还包含句中字数不一致的古体诗。也有将杂言古诗也归入“七古”的。习惯而已,无理论依据。

          硬句,硬句一词,出自袁枚。硬,有着质量好,很棒的意思。生活中有把宴席上最好的菜称为“硬菜”的说法。硬句,指立意、修辞、文字都特别棒的句子。成语中有“硬语盘空”,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出自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本人翻译:

         “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是严光的话语。“崇山幽都何可偶,黄钺一下无处所。”是汉光武帝刘秀说的话。他们两人是同学,所以,言语相同,这两联诗句都是七言古诗中的硬句!

       (本篇直译为止,有关两硬句之含义及背后故事,另文细说)

          真老实人言: 

          袁枚意谓:师出同门,故语言相同。此语有一定道理,但也并非绝对。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而颜回、子路的言谈举止毫不相同,子思、樊迟的求学目标大相径庭。俗话云: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若语言相同者,须得三观合,学识通,经历似,地位近。否则,师出同门也是枉然。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硬读《随园诗话》(15)

    一一 《随园诗话》原文: “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子陵语也。“崇山幽都何可偶,黄钺一下无处所。...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 硬读《随园诗话》(6)

    三 《随园诗话》原文 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成家,毫无门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cp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