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闲谈:美

作者: 说剑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6:06 被阅读1次

            美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拥有一张美丽的脸庞、穿一身漂亮的衣裳、画一副绝美的画、写一首动人的诗……可是它到底如何,每个人或许持不同的见解,它不像数学公式那样固定不变,却也不像科技发展那样日新月异。它不剧变,却悄悄密谋着改变。长久不变是杀死美的最佳毒药,一样东西如果延续几千年不变通,便有了陈腐的气息,就像没有变动的河流,终究是一潭死水,了无生意。

            美是如何产生的呢?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他认为美和丑是相辅相成的, 并同出现,天下人知道美,那么丑也就出现了。他的这句话有些滑头,并没有真正解说美的来源。但我们把这话因果关系颠倒过来,便成了这样:天下皆知恶之为恶,斯美已;天下皆知不善之为不善,斯善已。我觉得这样更能让我们溯流而上,寻求美的源头。在远古时代,人们是不会分清美丑好坏善恶是非的,仅仅是为了生存。我不知到人是如何一步步从猿猴变为人的,但其间肯定是充满了艰辛的探索。人们发现有太阳的地方比没有太阳的地方更温暖,便朝阳而居;人们口渴了,发现水能解渴,便口干舌燥时喝水;人们发现肚子饿了,果实能填饱肚子,便摘果子吃。不能生存下去的条件,人们便称不善称恶,能生存下去的条件,人们便称善称美。于是,不善与善便产生了,丑与美也出现了,当然这是初级阶段,人需要和自然搏斗,还没有闲工夫理会所谓的艺术。接着,人们发现高大强健的男子更能捕兽获食,便开始推崇称赞这样的,至于矮小体弱,便只能默默无闻。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利”与“不利”来作为是非美丑的标准,其实,过去是,现在也是,未来还是,“利”与“不利”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慢慢改变,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没有一成不变的美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渐渐不再为生存竭尽全力而有了闲暇时间,情感和艺术的砝码在人生天平的另一端重量开始上升,亲情伦理、歌舞文字等开始登上了人类历史舞台。人们不再群体乱交,而是各有家庭;人们关注一件衣服,不仅仅关注它是否挡风御寒,还观察它是否得体舒适、是否鲜艳美丽了,其余之类,也均是如此。譬如文字,先是用作纪事,而后才由朴素变为华丽,平实朴素到踵事增华,是事物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们在这过程之中,也对美与丑有了更鲜明的比较和认识。

            美与丑的壁垒分明,众人的一致看法,国家的倡导鼓励,让许多人为之奉献了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众人称赞仁义道德,故有文臣武将为节而死,;众人称赞大公无私,故有雷锋不计私利甘心奉献。这些也算是社会的正能量,我不论是非对错。从小的一点切入,人们都喜欢漂亮美丽,漂亮美丽固然可称赞,但是漂亮美丽却也害苦了不少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自己并不漂亮美丽,但漂亮美丽却又十分诱人,便产生了向往之情,求而不得,最是痛苦。人们都在疯狂地追求漂亮美丽,将其捧到天上,将丑陋难看置之平地,但不知丑陋难看的人心中作何感想?他们一定会比别人更早更深地体验到这世态炎凉吧。美彰显了一部分人,让他们活在云端上,但也使一部分人心灵蒙上了阴影,让他们既爱又恨。美,真的美吗?

            有时候听到有人说某人又去整容了,脸上带着些许不屑的表情,我的心情却很复杂。世人都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却还在拼命地想将自己的容颜更美丽,世人都说瞧不起伪装做作的装扮,却又尽可能想让自己衣着更为得体。说什么打扮尊重别人的我觉得纯属是笑话,这点私心大胆地说出来又如何?对于整容,我是抱以肯定的态度,我想他/她肯定是想让自己变得更美丽些,想获得更多的称赞而已,或许他/她不想再受冷落和白眼。这世上,能真正不在乎别人眼光的又有几个人呢?毕竟人是社会动物。我们都有变美丽的自由,不过只是别在漂亮过后对丑陋嗤之以鼻就好。

            李太白有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似乎天然和美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但其实我感觉这两者根本不是一样东西。我们可以说美中有天然成分,但天然并不都是美的。天然风景有黄山的秀丽绝伦,也有丑山恶水的原生态。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一个平凡人,装扮一下肯定要比素颜要好看,这里不说那种蓬头垢面还是难掩天姿国色的人了。但是自然与做作的之间的度一定要把握好,过与不及,都不是最佳的,人是如此,文章亦是。一篇太过朴素的文字不能称之美文,但乱堆砌华丽词藻、错彩镂金而以文害意,也不算好文章。

            美是复杂的,也是令人魂牵梦绕的,它能令人欢愉,也会让人苦不堪言。它会一直存在于这个世上,也许等到丑消失的时候,它才会随之消失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门外闲谈: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cx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