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不仅包括班级日常事务管理,班级活动秩序管理,班级岗位管理,还包括学生资料管理。加之各个上级部门压到学校的各项任务,让班主任们苦不堪言。陈宇老师却说:很多班主任老师之所以觉得管理好一个班级非常困难,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掌握方法。因为班主任工作不是只凭“勤奋”“爱心”就能做好的,必须有专业的思维和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体现为在处理学生个体与班级整体出现的问题是,能根据具体教育对象和情境,综合运用教育需、心理学、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采取得当的驾驭方法,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并实施。
要想让班主任工作更有专业性,就必须不断思考,陈宇老师花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一书的写作,书中165张思维导图,详细向我们介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足见其思考的深度、广度和长度。张爱敏工作室推出的第二本共读书目就是陈宇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并给出了三个导读问题:
一、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如何处理班级管理、教育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充分参与班级管理中?
三、班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反思平日的班级管理,有哪些做法是和班级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
下面逐一解读这三个问题:
一、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如何处理班级管理、教育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第一个导读问题中关于“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这一说法,与陈宇老师的观点有点相左。陈宇老师在本书74页介绍班级人本管理的要点时特别提到:学生不是管理对象,而是管理的主人。好的班级管理一定是学生充分参与的管理。学生不是被管理者,本身就是管理的主人。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管事理人”,如果我们把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定位在“人”的管理上,必然会让管理变成管控,控制加上管束,学生就或丧失话语权,自我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所以陈宇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
管理即教育。班级管理指向的目标,一个是促进班级整体健康发展,另一个是促进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后者可以被认为是终极目标。
所以,管理必须要体现下列几个特点:
1.公平正义
2.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
3.对全体学生负责
4.与效果相比,更注重取得效果的手段师傅合乎道德
5.学生永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非手段
6.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充分参与班级管理中?
陈宇老师在他的书中列举了班级管理中的“二八现象”,指出忽视中等生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最大失策。因为这种管理会造成:
1.少数人累死,大多数人闲死。
2.少数人能力越来越强,多数人能力得不到提升,还有少数人能力越来越差。
3.依靠少数人,班级发展会遭遇“天花板”。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每个学生都是一座金矿,我们要学会接受学生不可改变的,改变学生可以改变的,抓中间,促两头。我们要学会激发学生。如何激发学生呢?
1.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2.用班级制度激发学生
3.用目标激发学生
4.用活动激发学生
5.用任务来激发学生
6.用评价激发学生
7.利用重要他人激发学生
三、班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反思平日的班级管理,有哪些做法是和班级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
班级管理的目的一个是促进班级整体健康发展,另一个是促进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回首自己过去的20年班主任工作方式和方法,觉得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还是一个小学生。主要表现在:
1.管控多于管理。很多时候,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控制班级不良事件和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而没有学会管事,理人。
2.未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最好的管理是学生的自我管理,但在班级管理中我也踩了“二八现象”的雷区,过分依赖好学生,管理偏重差学生,而最易忽略中间层,导致班级管理中学生积极性不高。
3.对班干部的培养不到位。我发现自己在任命班干部方面特别缺少智慧,眼太拙,看人不准,有时候会导致自己任命的班干部不能胜任,极端自私却又担心伤害他,没有把他及时换掉的毛病。
4,在班级活动的开展方面缺少计划与安排。
还好,此刻遇见了陈宇老师和他的《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做不做班主任,我都会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工作更有专业的深度和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