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当属庶族通过武功而崛起,并最终取代江左名门士族与皇帝共治天下建立国家政权的时代。
承上篇:
刘宋一个甲子的国祚(虽说不长,却是整个南朝存在时间最长且疆域最广的朝代)终在刘裕子孙三代人的折腾后被权臣萧氏所取代。南(萧)齐高帝萧道成与武帝萧赜父子开创了建元之治与永明之治,两任之后却也如同前朝刘宋一般,在郁林王萧昭业、明帝萧鸾和东昏侯萧宝卷的随性暴虐执政下最终走向衰亡,海陵王萧昭文与齐和帝萧宝融顶多算是傀儡。
这一 南朝南朝最短命的齐帝国政权终落入本同宗同族的萧衍手里。梁武帝寿命很长,正如同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英明,后半世昏聩。他因其虔诚的佛教徒形象被后世人称为“菩萨皇帝”(其后半辈子几无近女色)。他本身节俭,却因其数度舍身寺庙,朝廷每次花费亿元巨资将他赎回。佞佛使他无心国事,特别是晚年收留的来自北朝的叛将、野心家羯胡侯景的叛乱,最终使他自己饿死在皇宫里而无人问津。
而他的宗室子侄们却忙于争权夺利而无动于衷,最有可能承继帝国发展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已于早年蒙冤而死。简文帝萧纲和豫章王萧栋实则为侯景篡梁建汉铺垫的傀儡,萧正德为夺位附和他助纣为虐。侯景立汉后,武陵王萧纪自立于成都;梁元帝萧绎则以正统自居,却又建都于远离故都建康且危险的江陵,终亡于西魏。萧詧、萧岿和萧琮祖孙三代盘踞江陵依附西魏与北周,直至隋文帝开皇年间。
元帝死后,王僧辩为北齐所胁迫于建康故都立萧渊明,陈霸先讨逆迎立元帝子萧方智为梁敬帝。
陈武帝陈霸先力挽狂澜,拯救南朝于危难之间,讨虏伐胡,延续梁祚,高功厚德,爱民勤政,恭俭明达,受禅即位,建立新朝,理所当然,北高齐再立萧庄于江南以制肘。
陈武帝陈霸先和陈文帝陈蒨两任虽励精图治,却也不能成功北代,南陈为南朝疆域最小、实力最弱朝代,盖当时北周宇文氏实力之强盛。废帝陈伯宗必不必说,而宣帝陈顼纵有心讨北,却又遭遇灭北齐统一华北的北朝一代雄主——北周武帝宇文邕。陈宣帝死后,皇权斗争尤为激烈,大难不死的陈叔宝当有后福。危险时刻,后主偏又是一副词章出众、爱恋美色的文艺青年范,绝非治国人才。
一统中华、世界大帝隋文帝杨坚一并兼吞江南陈氏与西梁萧氏,南朝历史从此终结,连带收编安南后李南帝李佛子。
南朝地处江南,中后期与北朝两国(东西魏与北齐周嬗代与并列)成三国鼎立之势,彼此争斗。江南世受前朝清谈玄学之影响,必不能与有游牧民族习性的北朝鲜卑化的王朝竞争,相对处于弱势。南朝为庶族所创建,没落而又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的士族,必与名门望族结成同盟,对待朝廷不合作甚至反抗,故南朝诸政权必不能长久与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