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在是《生活》杂志联合出版人,拥有一家叫“单向空间”的创业公司,同时担任着腾讯访谈类节目《十三邀》的主持人,在这些生活轨迹中,他始终做着一个有些不合时宜的人。
他坚持怀抱着“匹夫有责”的态度,急切表达一个文人的反思,希望做出对社会有正面影响的事。在大部分人倡导活得轻盈的环境下,他活的深刻,表达也掷地有声,在时代中留下一点独属自己的痕迹。这种热爱也将他引向偏激,使他身上带上了专横与较劲。
2015年《南方人物周刊》举办的中国青年领袖评选上,许知远上台发表获奖感言说:“活动太冗长了,我好几次都想走,看到大家对娱乐、对明星那种发自内心的追求,对世界完全没有个体精神和审美,沉迷在肤浅的大众狂欢里”。
在大学做讲座时,他也因为在场学生而发火,生气于当今年轻人浅薄的知识储备,谴责年轻人不执着于做社会精英,在一期采访中他这样解释自己理解的精英:一是对现实世界的把握能力,一是思考的能力。
对大环境的危机感,加上文人的过分感性,引导着他常做些不太理性的事,必然也就引来许多反对的声音。
在《十三邀》做了一期马东的采访后,许知远毫无疑问成为了众矢之的,坚持传递文化的他在新媒体时代终于“出名”了。
节目中,许知远语言激越,不断企图进行深刻探讨,马东却都轻松作答一笔带过。
马东无疑有自己的一套生存之道,他宽容,能消化一切,清醒地找到了适应时代的方式。但许知远如残酷世界中不肯长大的纯真孩童,固守精神家园,从而脱离时代。
节目之后,无数网络声音涌来,许知远在许多人眼里成了尴尬至极、装腔作势的中年代表。在这样的危机时刻,许知远感受到了一种伤害与不解,但没有选择改变。
这样颇有一番自我坚持但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存在,有人因为他的冒犯而讨厌他,也就有人被他身上的认真打动而喜欢上他。
所以马东说自己喜欢许知远,因为许知远的色彩是如今社会所没有的;哲学家陈嘉映在采访的最后说,许知远愿意谈论这些,是真的好,真的了不起。
许知远从大学开始写第一本书,《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这本书也成了他销量最高的作品。在自序中他说:“我是一个非文学类作家,是一个喜欢对世界进行广泛发言的知识分子”。
直到今天,他似乎依然是写这本书时的许知远,一个热衷思考与发言的知识分子。
但这个时代,传统的渠道已经不能成全人们的表达欲与影响力了,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选择借用新媒体的方式,继续做传统的不太讨好人的事情。
他与喜马拉雅FM合作推出了音频广播《单读》,也在收视平平的情况下坚持做着网络访谈类文化节目《十三邀》,在这样的坚持中,节目第二季到来,收视率终于变成了可观的数字。
他希望让人们正视文化与思想的重要,在浮躁的时代反行其道。他自己定义:“如果说我们的工作有一些益处的话,我觉得是在世俗意义上让人们意识到,原来这样遵循传统方式,依然可以生存,而且过得还不错。”
许多人认为许知远是一个还算不错的主持人,因为在他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念与偏见、从而将访谈引入一种尴尬的同时,嘉宾们意外被许知远激发出了生命本真的部分。
这其中有年长一些的贾樟柯、冯小刚、罗大佑,也包括倾向年轻声音的李诞、叶三,在许知远看似缺少分寸感的追问与激烈对话中,每个嘉宾都通过这个节目传递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传达同一时代下不同角色的生存与纠结。
在理念针锋相对地碰撞中,节目体现的已经不止是所谓的偏见,更是熠熠生辉的思想见地。
推动时代进步:文人的坚持这是许知远,大多数人都活出犹如寒蝉春生夏亡的紧促感时,他缓缓坐下来,与你聊人生的真谛、生存的意义,聊海明威与沃尔特·李普曼。
前一阵儿,他还做了场“十三邀不卖快餐”的活动,饭盒上写着“在被生活折叠、挤压的日常里,思考能让人喘口气,让光透进来”;“今天又是工作10小时、吃饭5分钟?记得给思想留点时间”。打开饭盒,你会发现里面原来不是饭,而是一本书和写着13本推荐书目的书单。
他剑走偏锋,不挑容易的路走,好奇心与使命感使他永远热气腾腾地站在大众视线中,试图拨开世界眼前弥漫的大雾,为大家带来一点思想与文化的光芒,在一篇文章中他写:“精神、思想、知识不仅不是脆弱无力的,反而是一种永恒的力量。”
在许知远看似愤怒的声讨性形象下,藏着他对时代总会变好的希冀与热望,他执着于文人情怀并付诸行动,希望所有人参与到推动时代进步中来。
许知远让时代看见了自己的抗争,看到当下还有人对文化与思考抱有无限热爱,还执着于文化传递,企图为社会尽绵薄之力。
他的不合时宜是珍贵的,就像他自己说的,希望“许知远,活着没什么用,死了就不行”。
文化能够穿透迷茫,照耀前路,这个时代需要许知远,更需要每一个在文化道路上坚持求索的人。
【听云说】
遇见更美的自己
文艺|美学|纪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