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学

作者: 丫萍 | 来源:发表于2020-05-26 21:24 被阅读0次

慈琪老师的分享会结束了,意犹未尽之感袭上心头。

老师大致分享了关于读写和投稿经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对文学的喜爱和执着。只是纯粹的喜欢,把写作和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去做这件事。当然还有高效利用时间,见缝插针式安排生活和写作,把写作当成打游戏,看书和看剧一样,有时间就写。

我想真正的喜欢就是这样吧!

就像寻虎老师所说,如果爱,请深爱。多少个日日夜夜,寻虎老师不也是抽空就交流文学,想方设法给我们复习,加深理解。爱到一定程度,文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学的?不说爱吧,就说最初对文字的喜欢。

一天夜里,我翻找资料,无意中瞥见了我初一时的作文簿。我翻开早已发黄的本子,不自觉地沉浸其中。那一页页字,竟出自15岁的我之手。我总觉得,我跟文字的缘分就是那时注定的,而且并不比慈琪老师晚很久。虽然我当时还不懂文字的奥秘。

除了我的字,上面还有语文老师的许多笔记。在所有老师里,我最喜欢她的毛笔字,简练,大方。

她长得跟她的字一样,饱满的脸颊,微胖的身体,中等个子,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有好几个早自修,她拿着我的作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完后,她把滑下来的镜框往上一推,开始赞扬我的作文。

那是我学生时代最骄傲的时刻,简直比获奖还要幸福。

我翻着破旧的作文簿,老师的字迹却还是鲜红的。我看着这些鼓舞人心的字迹,一阵暖流从心底流过。我想,这是文字的魅力。

后来,我在同一个角落看到了我高中和大学时期的记事本。大概有五六本厚厚的小本子。上面记录了我每个阶段的心路历程。这不正是慈琪老师说的,愿意以写作的方式去记录和反思生活。当我重读这些文字,我与过去的自己再一次相遇。

那时候的我是多愁善感的,迷惘的,又满怀憧憬。那个丰满的我,活在字里行间,活在我的心里。岁月的风沙将那个我淹没了,就在今天,这个机缘巧合下,她又显露在阳光下。

参加工作后,文字跟我渐行渐远了。可它始终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它还在,只是暂时被生活的双手遮挡了。直到那天,文字的精灵停落在我窗前。它化身为寻虎老师,远远地向我招手……

相关文章

  • 我与文学

    我与文学能够最终走到一起,在我看来,就好像冥冥注定一般。 事实上,在上大学之前,我与文学的关系可谓偶有交集,大多时...

  • 我与文学

    小的时候,我家挺穷的,我就住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小镇里,那里仿佛世外桃源,与外界的联系少...

  • 《我与文学》

    步入不惑之龄,我无可救药的又重拾笔端,尽管生活中仍有许多杂事需要分神,也早已过了青涩岁月里的那片单纯的天空,但在独...

  • 我与文学

    《我与文学》的这标题看起来很有点来头的样子。其实,上世纪30年代,有个报刊叫《文学》,这个报刊的一周年纪念特辑,就...

  • 我与文学

    小时候的梦想,总是天真得让人发笑--可谁又记住了呢? 小时候的快乐,总是美好得让人回味--可谁总活在回忆里呢? 我...

  • 我与文学

    慈琪老师的分享会结束了,意犹未尽之感袭上心头。 老师大致分享了关于读写和投稿经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对文学的喜爱...

  • 我与文学

    小时候,我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后来的一次留级,我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虽然留级了,但不是我笨,是我太贪玩了,留级后,...

  • 我与文学

    我与文学,自小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读小学时,不知天高地厚,每次作文得到老师表扬,被当成范文在班上...

  • 我与文学

    我站在生命的框围中,览略过往纷杂尘事,体验一次又一次的平淡无奇与波澜壮阔---大河百代,人生浩渺,花开有期...

  • ——《我与文学》——

    现在我使劲儿地追忆了一下自己和文学的瓜葛,最终认定大约是在1984年春天,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作文课上,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lb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