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汇轩雅居周日晚上的读书会,最近在读萨提亚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上周日晚,我们读到第七章《交流的模式》。萨提亚认为人们在处理压力带来的负面结果时,一般用四种模式——讨好、指责、超理智和打岔。我们那天晚上先读了讨好和指责两种。
讨好者的语言是:“不论你要什么都没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错。”讨好者努力取悦对方,对什么都说“是”,总是需要得到别人认可。
而指责者则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错。”萨提亚认为这种人的经典姿势就是一手叉腰,另一只手直指着对方。他们经常说的话是:“你怎么回事?”
讨好者和指责者通常是一对儿,就像我的父母,我爸一指责,我妈就讨好。他们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形成了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生活模式,并得到彼此的默许。这种表面的和谐相处,一直维持到父亲晚年双目失明。因为父亲什么都要依靠母亲,母亲开始强硬起来,也开始用指责来交流,双方打破了平衡,冲突因此变得特别多。
指责和讨好经常在一个人身上呈现,在不同场景之下他们采用不同的应对模式。一般来说遇到强者就讨好的人,遇到弱者就会指责,因为他们心目中没有平等公平的概念,没有自我价值,只能在环境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或者说最能保护自己的行为。我妈很明显地遇到我爸就讨好,遇到我们孩子就指责。
虽然父母吵架我会难过,不过我不会认为一个指责一个讨好是一种和谐,哪怕看起来平静,其实是一个进攻一个防守,一个强势另一个忍让。正如萨提亚所说的:“个体在应对压力时使用这些模式,与此同时,个体的自尊也降低了——自尊被钩住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发展出稳定、肯定的自我价值感,那么他的自尊就很容易被钩住。”
我过去误以为指责者是自信和骄傲的人,萨提亚认为,这些人是自我价值比较低的。只有他让别人顺从,才会感觉自己有些价值。当他们发火,表示愤怒,别人表示顺从时,他们才感觉自己有力量。因此,指责者经常会这样控诉对方:“你为什么总是…”“你为什么从不…”,虽然气势如虹,声调高昂,却不重视答案。如何让这些人满意?答案不尽相同。对母亲来说,她沉默就可以过关;对我们小孩,就要求公开认错。至于哪里错了,我们不必伤脑筋,因为指责者更感兴趣的是自己的压力和负担施加于人,而不是为了寻求答案,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态度更重要。
小时候无缘得见萨提亚的著作,对父母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一个大洋彼岸的女心理学家能够洞悉,做了细致描绘,并总结规律,可见这是人性的共同弱点。
在父亲的PUA之下,我们母女三个人也都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因为我们是通过他人的行为和反应来定义自己。萨提亚在书中举例说:“假如有人说我们是绿色的,我们就会接受这个观点而不去检查是否符合我们自身的情况。就因为他人这么说,我们就认为自己是绿色的。”
母亲经常被父亲批评“淤渍”(汕头话愚笨之意),因此每次被指责都很自责。现在父亲去世了,她把指责内化,每天不停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她在厨房里,每天哀声叹气:忘了关火了,东西买贵了。如果没有听众,她也用自言自语来批评自己。有一天在做沙盘时,听到一个家长说到自己时,评价自己一无是处:唱歌不好听,做饭不好吃。我很震惊:她完全没有觉察,是谁给了她这样的暗示?
父亲(包括很多前辈,也许可以称为我们的文化)极力给我们洗脑:到一个单位工作,要勤快,要观颜察色,脏活重活要抢着做;到一个家庭当媳妇,要任劳任怨,要低三下四,要伺候好公婆小姑大姑老公和孩子。总而言之,要当一个讨好者。
中国文化把讨好当成了一个生存之道了,难怪我们难得平等的办公室文化,少见民主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思路之下,有的人看见领导就讨好,有的走向另一面,领导说话对与不对都抵触。家庭里要不就是东风压倒西风互相争吵当老大,要不就是遭受家暴还乐于当受害者。
我们讨好乞求保护自己,我们拼命指责使他人认为你坚强,我们不用真实直接的表达方式来沟通,我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
怎么表达才更好?本周日晚上(初三)的读书会我们再继续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