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 宜戒轻躁

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 宜戒轻躁

作者: zorogan | 来源:发表于2020-04-26 21:50 被阅读0次

    重为轻根,静为躁(zaò)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稳重是轻率的根本,静是躁动的主宰,所以有道的人,终日行事保持慎重,就像军队行军离不开辎重一样,即使有奢华的享受,他也漠然处之,从不沉溺其中,为什么有万乘之车的大国君主,还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丧失主宰。

    这章讲了道家的重要的观点,“修身是一切的根本”,它要比优越的物质条件甚至是天下国家都重要,如果帝王恣情纵欲,不爱惜自己的身,生命就是失去了根本。

    本片的开头部分。老子举出了两对矛盾的现象,即轻与重,动与静。在道德经的第2张和第13章里,老子曾经提出过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荣与辱等矛盾对立统一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对于阐述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老子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不孤立存在。在分析重与轻的关系,老子认为重是轻的根本,轻是由重决定的,如果只注重轻而忽视重,就会失去根本,正是因为有了重,轻才得以存在和维系。

    在分析动和静这一对矛盾,老子认为静是根本。这和我们学的辩证法不一样,我们的辩证法认为运动是永恒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这里老子说的轻,可以解释为轻浮,动是解释为躁动不安。心里的浮躁是指心灵中的全部情感、理性,和意志处于一种变动不安的激烈动荡的矛盾与冲突的状态。这里的“躁”是相对于“天下”而言,轻浮和躁动不安,都是人格缺陷所映射出来的不良行为,这种行为举止是成功的大敌。是上天因人们不顺应自然大道而降下。

    老子说君子虽然天天都在行事,却从来不轻举妄动,总是谨慎考虑之后才会行动,所谓的稍安勿躁。

    为什么君子能够做到不轻率,不浮躁,就是因为他们顺应了天道,并没有随心所欲,胡作非为,尽管他们也有可供享受的亭台楼阁,但他们却身居其中,怡然自得。

    因为道的精神,其实是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它可以贯穿人生的每一个环节,人们如果始终以道为标准,能够摒弃外在的贪欲,努力修养自己的身心,就一定能够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不偏离大道,具体的来说就是要以静制动,保持内心平静,无私无欲,心中不可留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这样才能进入道境。

    在当今的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让我们如何看待物质财富呢?老子认为,应该顺应自然,由于物质是人创造的,它生不带来死带去,所以既不要一味的拒绝富足充裕的生活,那也要摒弃过度的贪念,不合乎大道,只是追求享受而不去劳动。

    三国时的刘备也算是贤明伟烈之士,在周瑜的设计之下,在东吴设计了温柔乡,也让刘备乐不思返,好在诸葛亮早有预防,令赵云掏出锦囊才让刘备如梦方醒,才在孙夫人的帮助下脱离东吴,并迅速恢复了自己的英雄志。所以“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变得怡然自得,在被贬至黄州之后,还在城东一块坡地,开荒种田补贴家用,也是其“东坡”之号的来源,在黄州还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这都显示了后期的苏轼已经能够以静制动,保持内心平静,戒轻戒躁,也让他以后的人生变得更加豁达,也写出了很多好的诗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 宜戒轻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ds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