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这是一个最好的读书时代,但也是一个最坏的读书时代。我们为什么会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一段大炼钢铁的愚昧时期,因为我们追求的是速度,而忘记其结果的推理过程是不是符合真理。
在读书栏目里,有一个话题却是很热闹,他不源于知识的讨论,不源于对观点的各种见解,而源于读书的效率,就像我看到的科幻片一样,机器人能在几秒钟之内把地球上的书籍统统阅读一遍,这种构想都源于我们对知识的渴求,而又因为我们输入知识的方式太过单一,带宽太过狭窄,撑不起我们的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
我上网看了看,那些让你快速阅读一本书的文章,他们总结的也够全面,用知识卖钱最成功的人士罗胖,总结了一句:用20%的时间获取80%的知识,顿时让人感到醍醐灌顶;还有其他人的总结如:三十分钟快速知道一本书的大概内容,然后他们立马转身去把这种内容通过五分钟给你讲解完,一本书的知识就以这种姿势迅速得到变现,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让我不自然的想起王小波笔下,那上世纪炼出如一坨坨牛粪的钢铁。
我首先质疑这20%的时间怎么阅读80%的内容?我先这样理解,首先以这种方式读书的人,先要删掉我们80%的书籍,因为哲学书不能这样读(像陈果的那些哲学鸡汤除外),文学书不能这样读,推理悬疑书籍更不能这样读,理论推导类的科学书籍也不能这样读,剩下可能就是只有20%的书,能以这种方式读吧,没想到这个二八理论的背后逻辑还有这个吧。
那这剩下的这些书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书?其实就是那些书中给你写出要点,划出重点的鸡汤书籍罢了,比如那些励志的,每一条观点之后附带着一个案例,还比如那些人生哲理的,只需要给你一大堆道理,道理背后的逻辑推理,你基本可以不用读。
这样我就理解了这“二八定律”的最终意义,还有人说,在书的前言导论和后记上都写了关于一本书的基本概括和中心思想,翻翻这些,再看看目录,然后你问我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基本就可以告诉你一个大概,这让我想起如今那些互联网上所谓“快读”的APP,一天五分钟,一天一本书,一年365天,一天一杯茶的功夫,全年就可以看完365本书,这节奏~真是让我小激动。
这让我又产生怀疑,我怎么理解这就是书中80%的内容,我凭什么相信这就是80%的内容,我不读完怎么知道剩下的内容只有20%?还有人说一本书就像比萨,一个人没必要全部吃完,内容都差不多,样子都差不多,味道也都差不多,我反问~但有些书像满汉全席怎么办,包含的内容一段段的就一道道的菜,道道都不一样,我总要都尝尝才行吧。
其实在我看来,很多以速度方式获取知识的人,他们看了我的读书笔记都会产生对我的质疑,虽然我多次的声明,我只是提出了一些不一样的观点,以批评和讨论的姿态,但绝不是批斗的心态,但仍然很多人掐着腰,跳着高的对我指责,为什么?因为有了速度就根本看不到内容的多面性,我总结出了他们速度的基本态度:
首先就是所有书中最直观最清晰的部分内容就是重点,很容易理解,不需要再深入了,其二就是作者给你的见解就是正确的,自己只要认可就可以了,不需要进行鉴别和筛选,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几乎所有速读的人都先会遵循这两条原则和定律。
这让我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很多小说,写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时代印象,就是相信亩产三十万斤粮食,相信当时的人们是生活在最美好的时代等等,很多人都不进行逻辑分析,不懂逻辑分析,不想逻辑分析,因为他们自己也时时刻刻想着快速大跃进,于是这种思考分析能力就被阉割了一样。
今天同样的事情又开始了(读书大跃进),一本书作者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内容,中心思想只有几百字,内容却要几万字,其实那就是作者对中心思想的解释、论证和分析,对辅助条件和线索的整理和归纳,然后得出那个中心思想,我们阅读的目的就是了解他的论证并通过自己的判断,分析合不合理,有没有认同感,而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就像过去那个愚昧的时代,只想着速度,却完全忽视了结论的真实性和逻辑性。
结束语:很多人不是读书少,而是获取的知识少,道理是道理,知识是知识,知识是推出道理的内容。再就是对知识的吸收,靠的是分析和思考,然后不断的深入和理解,最后才是对道理的应用,速读是没有了思考和深入的过程,只看到一大堆鸡汤式的道理,那样就像你背诵π的小数点后几位数值是一个道理,你能记住多少位?死记硬背能记住多长时间?记住了有何用,答一次试卷添一次空的作用而已,你无法利用这个π。
文:饼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