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剧《心居》,看到冯晓琴在丈夫意外身亡后,坚强振作,一边照顾儿子和家里的老人,一边辛苦送外卖,承担家里的经济,我真的很敬佩她。
同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有毒的家庭”中,为他们感到悲痛。
上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家会伤人”的真相,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有哪些?
“有毒的家庭”模式可以分三大类型,分别是神坛上的父母、不称职的父母和直接伤害型父母。这三种类型的父母,都直接或间接对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样的父母是“神坛上的父母”呢?
“神坛上的父母”,也叫做“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是由父母制订规则,对孩子进行审判。即使父母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痛苦和伤害,孩子也会将父母视为权威,极力为父母开脱。
一方面,孩子会否定这种痛苦所带来的影响,甚至忘记父母的所作所为,继续把父母当作偶像顶礼膜拜。
邻居家有个儿子大概十二三岁左右,喜欢玩手机,成绩不太好,经常被他爸爸揍得鼻青脸肿。
我看了不忍心,经常劝邻居爸爸不要打孩子,孩子犯错好好教。我时常会问那孩子痛不痛,会不会怪爸爸打他。孩子摇头,轻声说“不痛,不怪爸爸,是我忍不住偷偷玩手机的。爸爸打我是为了我好。”
像这种孩子否认父母的过错会带来更多情感的积压,就像高压锅上的盖子,盖得越久,集聚的压力越大。同时,竭力回避问题的根源,就很难找到应该负责任的人,很难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孩子会将父母的伤害行为合理化,用自己以为的“充分理由”来对事情做出解释,让自己感受好一点。
例如,有一日那孩子又挨打了。问他怎么回事,他说“爸爸打我,是因为他与妈妈吵架了”。他还告诉我,妈妈对他不理不睬,是因为爸爸经常对妈妈发脾气,她心情不好。
如果你也信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那么是时候将他们拉下神坛了,只有实事求是地看待父母,才能正确地看待与他们的关系。
其次,什么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父母”?
所谓不称职的父母,就是父母推卸了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
父母对孩子有哪些职责?父母对孩子的基本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满足孩子衣食住行的要求;第二,必须保护孩子的安全,免受身体的伤害;第三,必须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怀和被尊重的情感需求;第四,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另外,孩子有权利做自己,如在童年时期嬉戏玩闹,率性而行,不应该受责怪。像我儿子,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吃过饭后,他想怎么玩我们就陪他怎么玩,有时他搞些小破坏,我们也不会责怪他,而是与他一起修复被破坏的物品。
“有毒的父母”大多连第一条都无法完成,而有些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陪伴,还有些则直接遗弃了孩子。
不称职的父母,会把家长的责任强加在孩子身上,使得家庭角色变得非常模糊。孩子没有了可以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自我认同感也就没法建立。
由于父母对孩子情感的漠视,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重要。于是他们会用父母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来定义自己。
比如,很多孩子心里想的是:如果让父母开心,自己就是个好人;如果让父母不开心,自己就是个坏人。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应该对恋爱和家庭,抱有什么样的期待。
然后,什么样的父母是伤害型父母呢?伤害型父母总体上分为操控型、酗酒型、身体虐待型、言语虐待型和性虐待型。
操控型父母一般对孩子有很强的控制欲,有的是直接控制,包括威胁、恐吓和羞辱。譬如父母会对孩子说,“你如果不按我说的做,就不要呆在这个家里”。
另外一种是间接控制,譬如在孩子小的时候会经常说,“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啊”,听起来像是履行了父母的义务一样。还会不动声色地对孩子说“你要是能这样做,爸妈该多高兴啊”,暗示孩子追求“来自父母的认同感”。
许多操控型父母害怕自己不被孩子需要,会在孩子成年后,依然对孩子的生活横加干涉和控制。
如果孩子独立了,操控型父母就会觉得自己遭到了背叛和遗弃。而在操控型父母影响下长大的孩子,有的会复制父母的暴力沟通;有的则会没有主见,大多数会存在性格缺陷。
酗酒型父母,顾名思义就是父母经常沉迷于酗酒的行为。酗酒的人经常酩酊大醉,基本生活不能自理,有的满嘴胡言,有的甚至大打出手。而在酗酒型父母影响下长大的孩子,有的会揽过父母的责任,承担过多,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有的会有样学样继承酗酒,甚至吸毒。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很难想象孩子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和痛苦。
身体虐待型父母,则极度缺乏控制力,在发泄自身负面情绪时,他们会选择对孩子动身。
多数父母会产生打孩子的冲动,尤其是孩子不停哭泣、烦扰父母或者挑战权威的时候,会引发来自于父母自身的疲惫、压力和焦虑等,但大多数人基本上都能克制住。
而身体虐待型父母,不仅不会克制,而且还会用体罚孩子来对抗自己的压力。经受虐待的孩子可以说是身心受损,有的抑郁、胆小恐惧,有的学会暴力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语言虐待型父母就是父母用语言伤害孩子。比如,有些父母喜欢说,“你怎么那么笨!”“这都不会,真没用!”“当初真不该把你生下来!”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他会很容易相信父母的话。如果父母说他笨,他就会觉得自己是笨的;如果父母说他没用,他就会觉得自己真的没用。
轻蔑的指责以及贬损的评价,向孩子传递了非常糟糕的负面信息,孩子会相信并全盘接受父母对自己的评价。言语虐待的行为不仅残忍,而且极具破坏性。
性虐待型家庭,性虐待不仅包括性侵犯,也包括其他的猥亵行为。譬如父母故意对儿童的口部、胸部、生殖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接触,或者在孩子面前裸露身体或手淫。
在性虐待型家庭中,孩子所蒙受的屈辱是独特的。即使非常年幼的受害者,也明白这种事情必须要保密,不论这种沉默出于本意还是受人教唆或胁迫,他们感觉到受侵害的禁忌和耻辱。性虐待的受害者也会自责,坚信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而且想法更强烈,有强烈的自我厌恶感和羞耻感。
“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对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像毒瘤一样侵蚀着孩子的身心。
“有毒的父母”“有毒的家庭”都是非常沉重的话题,我将这些整理分享出来,是希望让那些“有毒的父母”们能幡然醒悟,给孩子们一个爱的成长环境,让那些花朵般的孩子与同龄人一样拥有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