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这个词是一个很泛的概念,狭义理解是两个人在一起。家长跟孩子整天在一起,我们认为就是陪伴,两口子天天在一起,我们认为就是陪伴,我们对于“陪伴”会有很多形式上的解读。
在扬州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对“陪伴”有很深的理解。有一次跟老领导吃饭,老领导把孙女带过来了,小姑娘特别活泼可爱。吃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小姑娘要给大家表演一下才艺,她说:“我给你们唱首歌吧!”大家出于礼貌,放下筷子停止交谈,响起一阵掌声。小姑娘稚嫩动听的声音,把自己唱嗨了,她又说:“我再给你们跳个舞吧!”大家又放下筷子,一起鼓掌,看她跳舞。等她歌唱完了,舞跳完了,小姑娘宣布:“从今天起,我要嫁给杨老师”。她稚嫩的话很可爱,同时大家也都很费解,从来没见过杨老师,唱完歌就要嫁给杨老师。宴会临近尾声时,小姑娘过来说:“杨老师,我要嫁给你”。饭局结束后,我们聊这个事,“为什么孩子要嫁给我”,大家半开玩笑半有疑问,其实我已经想明白了。姑娘一开始唱歌,歌声很好听,我又喜欢孩子,就不自觉被她的声音吸引了,一直看着她,听她唱歌,孩子跳舞的时候,我又一直看着孩子跳舞。而别人都在喝酒聊天,大家只是礼貌性地给孩子掌声。这么多人都在陪着孩子,小姑娘却没有感觉到,我全神贯注地倾听和观看,小姑娘感受到了。
我理解的陪伴,不是貌合神离,不是人在一起,心不在一起。
我们陪伴孩子有几个误区。
一是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做他的作业,我们打自己的电话,或者我们做自己的饭,或者我们做自己的工作。人在一起心不在一起的“陪伴”不是真正的陪伴。
二是夹带私货,有些家长陪孩子带着私人目的。有一次我讲课的主题是“爱到最美是陪伴”,一个小女孩说:“杨老师,你这样讲容易误导家长,你说的不对,陪伴有两种,一种是有情陪伴,一种是有毒陪伴。我父母陪着我,还不如不陪,他们跟我说话总是带着目的,问我什么时候学习啊,什么时候补课啊,什么时候上学啊,这些话带着很强的私人目的,让人浑身不舒服,这种陪伴宁可不要”。
还有一种常见的陪伴形式是“形影不离”,家长对孩子不放心,害怕孩子不写作业,不自律,害怕孩子受伤害,走弯路,害怕孩子做不好事情,怕孩子染上坏毛病,对小孩形影不离,这不叫“陪伴”,顶多算移动的监控器。有个爸爸,孩子上学遇到困难,爸爸班都上不成了,无心工作,就想在家看着孩子。那个爸爸,整个人已经折磨的形容枯槁,精力憔悴,我劝他别把自己折腾垮了,去参加家训课散散心,万一有启发呢!爸爸说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但是不行,他离不开孩子。一开始我觉得他在找托词,后来没再说什么,过了一段时间,他被折磨的更不行了,孩子状态更差了,爸爸也不上班了,整个人唉声叹气。我跟他说:“孩子没有变好,你们关系更僵了,你跟大家一起去参加家训,转换一下思维方式试试”,他说:“不行,我一步都不能离开孩子,我肯定有问题,我也知道盯着没用,但是我离不开,必须得看着”。他被深深的恐惧抓住了,后来在老婆的推动下,依依不舍的离开孩子三天,参加了家训营。
这几种陪伴很容易流于形式,要么带着私人目的,要么有自己私人的情绪和恐惧解决不了,我们不够快乐,不够幸福,需要借由孩子获得幸福,我们的灵魂寄生在另外一个人的灵魂里。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陪伴”?我经历的一个场景,一生都无法忘记。19年,我带着扬州的一批孩子和家长去西北游学,有一个孩子跟我住一屋,他玩游戏,不跟人交流,他玩他的,我做我的事情,有时交流两句,我慢慢能适应他打游戏时大喊大叫的样子,我睡觉的时候跟他说“我先睡了,你也早点休息”,话不多,但是感觉越来越舒服,没有在情绪上绑架人家,没有说教,没有评判。我舒服了,他自由度更高了,他也舒服。有一天去看《又见敦煌》情景剧演出,因为情感上的粘合度比较高了,他一直跟着我。剧中有一个王道士,把文物都让外国人运走了,然后一直被世人唾骂。有一幕,王道士穿越到现在,走到壁画下边,痛苦流涕地说:“为什么所有人都骂我啊,都一千年了,还在骂,我也不想这样啊,我错了吗?谁能告诉我?”王道士头顶有个菩萨,把手伸下来,王道士仰望菩萨,手伸向菩萨,菩萨说:“我原谅你,我和你在一起”,说到这,王道士嚎啕大哭,压抑了一千年的情绪,好像在这一刻全部释放了。这一幕让我们很动容,听到菩萨说的话,我泪流满面,哭的一塌糊涂,而我旁边的这个孩子也泪流满面,哭的比我还惨。
我发现我们经历了一次特别的陪伴,通过那段故事,通过菩萨的话,通过经历一次穿越千年岁月的陪伴,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竟然如此之近。
我对“陪伴”有了升华之后的理解,通俗地讲,“陪伴”用菩萨的话说,就是“我原谅你,我和你在一起”。我以后陪伴家长和孩子的时候,会往这个方向奋斗,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包容他人身上的错误和缺点,包容不同的价值观,我愿意用我的爱陪着你,愿意用我的生命陪着你。我对“陪伴”有了升华之后的理解,也感受到陪伴的力量如此之强大。更让人吃惊的是,那个孩子五年没上学了,看完那一幕居然开始有上学的意愿了,第二个变化是开始交朋友了,开始变得活泼开朗了,说话风趣幽默,还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他说:“我从来没有想到,人是可以被原谅的,王道士都被原谅了,我为什么不能原谅自己,不能原谅爸妈呢?”
通过这次观看情景剧,如果我们不经意间被一种信仰陪伴了,那么孩子的信仰呢?在这个世界上,孩子的信仰永远是父母,父母就是孩子头上三尺的菩萨。父母把手伸向孩子说:“无论你做了什么,无论你有什么缺点毛病,我都原谅你,都和你在一起”,如果哪个孩子有幸遇见这样的陪伴,我相信他在精神上是富足的,这样的孩子是幸运的。
通过这一幕引出关于“陪伴”感性层面的理解,给它一个学术的定义,陪伴核心问题就是那些哲学家、思想家,一代一代人在探究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如何发生的?”伽达默尔通过解释学把人跟人之间的理解是如何实现的问题给说明白了,在这个背景下看什么是“陪伴”。用一句话来表述,陪伴就是两个立场发生在一个共同视域里的理解和交流。
什么是立场,立场是指人作为一个主体,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尼采说“上帝死了,你自由了”,你就是你的上帝,你就是你命运的主人,每个人都是主体,就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权和领土一样,每个人经历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跟人互动形成什么观念,背景知识多大,能意识到多大范围,构成了他的疆域。每个人眼里的世界都不一样,是主观的,每个人只能接近客观事实,每个人都是基于自己的理解,构成了自己心中的国王,每个人一生都是代表自己的主权利益,代表自己的立场。人看问题,思考问题,只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
什么叫视域,视域就是从你这个立场看到的范围,背景知识能理解到的范围。
陪伴是两个主体在各自立场上发生在一个共同视域里的理解和交流。两个不同立场的人,一个人在A点看,一个人在B 点看,每个人看到的范围是扇形的,这两个人的理解只能发生在互相交叉的范围内,出了交叉区域,对方是看不到的,也理解不了。只有在交叉区域,才能产生共鸣,产生价值对撞一致性。陪伴就是每个独立的立场,在一个共同视域里,两个生命完成交流和互动,这是陪伴深层的含义。
陪伴有以下几个作用。
陪伴可以消除孩子的恐惧。每个孩子来的这个世界时都是恐惧的,缺乏安全感,需要爸妈的陪伴。2岁半以前的孩子,主体意识很弱,他会牺牲自己的立场,去趋同父母,趋同爸妈的感受,无条件放弃自己的立场,跟爸妈的立场在一起,孩子感受着爸妈的感受,共享父母的立场,陪伴才能发生,才能消除恐惧,建立安全感。
陪伴可以抚慰孤独。孤独是人之宿命,唯有爱和友谊能将之暂时抚慰。孩子说:“爸妈我好累,你们能不能替我走完这段路?”,爸妈无论怎样也替不了孩子,不能替孩子长大,不能替孩子变老,这条唯一的路只能是孩子自己走,只能是自己长大,再无助也只能靠自己。如果你生病了,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身体上的,都必须自己好起来,别人替不了。孩子说肚子疼,我们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推测孩子是哪种痛,但是无法直接感受到孩子心里想什么。我们生活在误解的生活中,误解是常态,理解是特例,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都需要面对自己的人生,独自承担自己的痛苦。在这个角度,没有人能代替你,我们都是一群寻求抚慰的孤独的灵魂。弗洛姆给了一个新的视角,孤独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咋办?需要寻找同类。人需要人,需要理解,如果理解能发生,爱和友谊才能抚慰到对方的孤独,这是陪伴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安全感不足,人格发展有障碍,无法正确与人、环境互动,时刻处在恐惧中,无法正面解读人的行为,很难跟人建立共同的视域,很难发生理解、交流和沟通,自己的孤独很难被抚慰。
如果对于陪伴没有深刻理解,虽然每天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在精神上依然是留守儿童,像在冰天雪地里独行的孤独行者一样,生命是冰冷的,虽然内心有一团情感的火,但这个火只能在他内心燃烧。他高举爱的火把,一个人走在冰天雪地,却是一个冷漠的生命,只有陪伴真正发生,人才会有温度,一把火跟另外一把火遇见了,用自己的火把温暖他人,用他人的火把温暖自己,这是人类神奇的地方。孩子需要爸妈爱的火把,咱们何尝不需要孩子的火把呢?
人跟动物不一样,人是由他人构成了自己,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有社会属性后,孤独感产生,让每个人都需要爱,渴望别人的爱,这是进化的神奇之处。
怎样才能更好地陪伴到孩子呢?
1、去评判。我刚开始和孩子接触的时候,什么样的孩子都有,我无法做到喜欢所有的孩子,有些孩子的行为标准跟我的价值观有冲突,就觉得他不应该这样,自动起作用的价值观,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分成好和坏。一旦对于另外一个生命带过多评判,两个生命就无法靠近,很难走进共同视域。伽达默尔说,当你评判一个人,必然造成一个局面,孩子表现如你所愿还好,如果不如你所愿,你的立场就容易被侵犯。父母是一个立场,无论做什么都是代表父母的立场,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的立场不会被冒犯,如果孩子表现不好,作为父母的立场,会因为孩子不好的表现受到了侵犯。去评判是防止我们的立场被随意冒犯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更深层讲,我们之所以是我,是因为我有我的立场,如果没有自己的立场,就等于说“你不值得存在”,冲击到人的存在,每一个存在都是建立在有自己独立立场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会誓死捍卫自己的立场。孩子变得没皮没脸是在捍卫自己的立场,保护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如果无法在学习上找到存在感,不被主流价值观接纳,就会去纹身、打架、染头发等等,通过非主流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立场,表明“我可以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做辩护。
2、去功利,陪伴的对象是人,接近一个人如果带着功利目的,注意力焦点很容易从陪伴对象转移到目的上,孩子的分数往往成为父母情绪的晴雨表,用分数控制父母,其实就是功利价值观起作用。带着功利的目的就看不见人,只看见孩子的分数,只会把自己的视域从人身上转移到分数上。
3、投其所好。不要强迫孩子喜欢我们喜欢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先喜欢他们喜欢的东西。我们通过扩大自己的背景知识,扩大自己的视域半径,跟孩子的视域进行融合,构建共同视域。只有在交叉的视域范围里,两个心灵才能相互取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