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家里的长辈聊起两代人生活方式上的差别,对方提到他们日常缴费还会去各种营业厅呢,我竟然不自觉、也不厚道地嘴角上扬了一下,当然我也有点替他们出门缴费花掉时间这件事表示无奈的意思。
其实从这个角度看上去,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是挺省时的。只不过前提是,你不能对电子设备上瘾,否则省下来的这点时间可比不了你刷手机的时长。
诚然,手机上瘾的行为令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及工作完全失控,但今天这个不争的社会现象并不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这本《掌控生活,从掌控时间开始》,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思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利用自己宝贵的时间。
在引入方法之前,我必须要先借用作者的一个观点,“当人们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回应电子干扰时,由于他们持续被打扰,所以会以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去做更少的工作。”
这句话,你可以多读几遍。接下来你才有可能开始思考自己的时间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其实今天的人们,能用手机解决的问题一定不会选择其他方式,这一点原本是会帮助我们节省时间。
所以问题并不是真的出在了手机上,而是人们并不重视自己的时间。只不过是因为手机这种工具,恰好能做很多“节省时间”的事而已。比如缴费、购物等等。
你把时间都花在了哪,也就意味着你就会成为那样的人。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职场精英、或者某个行业的专家,那你就不该把时间都拿来闲聊、说三道四、玩手机或是做其他杂事。
总之,你要做的事,得为你的目标服务,而不是阻碍你实现目标。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才是可执行的目标,为此,他们也在认知上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折磨。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都不同,如果横向对比,你与任何人认知上的差距都不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但令人折磨的是,当你直面你自身所处的生活及工作中时,你的认知能够协助你解决你遇到的挑战、困境和逆境吗?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你的认知水平能满足你日常处理问题所需的能力吗?如果不能,就说明你的认知是急需得到提升的。
认知这一“终极话题”几乎是解决所有问题之前必须面对及讨论的话题,因为对于认识不到问题所在的人们,根本谈不到解决问题这一层面,每次想到这,我还是会有些淡淡地无奈,这个不争的事实并没有被广泛提及。
人们常常谈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却鲜有人去谈认识/意识到问题所在的能力,从“意识到问题所在”再到“面对问题”原本就是绕不开的一段必经之路,可是大量的人却绕开这两个问题去直接解决问题。
最尴尬的局面就是连他们自己可能都搞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那么在时间管理这个项目上,人们最需要认识到的难点之一就是“你的时间是否正在为你所用”
也就是说,我们制定的目标需要符合我们自我提升、自我管理的预期,而不是为满足他人的目标去和自己的目标做斗争,或是一味满足他人对你的要求。
比如,当你的老板为了快速盈利而布置给你一些违背你原则的任务时,面对这种自我冲突,纠结一番过后,你会选择回绝老板不合理的要求,还是忍气吞声地照做不误呢?
后者为你带来的麻烦,可不是做事本身消耗的时间,还包括:做事之前的思考,决策前内心的焦虑、恐惧,事后你内心的不爽、无奈,违背原则后的自我否定和压抑等等。
这些负面情绪会大大降低你工作的效率,且严重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
这样的状况如果只是偶尔发生是不会降低你的自我效能的,但是如果它就代表了你对此类事件的认知及下意识地反应,那么就不容小视了。
你可能早已处在“每天都在为自我需求以外的事情而忙碌”的窘境中了。
时间虽然是公平的,但是由于每个人对时间的重视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对时间的安排也会完全不同。
难道没有好好利用时间的人,都意识不到时间的可贵之处吗?当然不是,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越学习时间管理,越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呢?
时间需要被重视,你所处理的每件事也是需要被高度重视的。
作者将所有任务划分为A、B两类,A类任务就是无限接近你终极目标的事,比如你个人的人际关系、健康管理、财务目标、价值观地重塑等,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B类任务则是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远的事情。
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式就是:“只做A类任务。”
所以,当你看到这一条既简单又直接的建议的时候,你大概就能理解为什么我要花时间阐释认知的重要性了。
换言之,如果你搞不清楚哪些事情对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那么这条建议也就只能与你擦肩了。
最后,我想给出的一点建议就是,随着你认知层次不断地提升,你需要不停地调整这张A类任务的清单。只有这张清单足够完善,你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目标与计划。
愿你我都能如作者一般,将全部时间都只花在A类任务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