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千字文打卡,第35篇,2415字,累计74001字。

今天“10人写作小团队”的群主静迎,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告别”。看着这个题目,我思绪万千。
感觉人生当中告别的场面非常多,比如:大学毕业的时候;同事调转荣升的时候;亲人团聚后分别、重病不愈生离死别的时候;外出打工谋求生存,与父母、妻儿挥手泪别的时候;技术获得专利,告别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时候……
我印象中最难忘的告别,是离休老干部的一次欢送告别。
记得在我二十八岁那年的春节前夕,一批建国前的老干部离休了。
市局党委为了感谢他们对所担任工作的无私奉献,对粮食系统做出的重要贡献,决定召开欢送联欢会。
一、会前准备
作为新上任的办公室主任,我也非常重视。
安排好这次联欢会,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能力的检验,更是对老干部的尊重和敬仰。
头天晚上,我用一寸宽的板刷蘸着白色涂料,在大红纸上写好“欢送离休老干部联欢会”的横幅,挂在会议室主席台上方。
和两名同事把会议室的桌椅摆成椭圆形,擦拭干净灰尘,调试好音箱和麦克风。
会议桌上铺好紫红色立绒桌布,摆好茶水杯和烟灰缸,还有八个水晶玻璃果盘,把半斤袋装的茉莉花茶,放在水壶边上。
我审视了一下会议室,感觉OK了。忽然想起一件事儿,接着抄起电话,通知宣传委员:明天带照相机来拍照, 留在局志里。
二、会前聊天儿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来到单位,给八个果盘分别盛好奶糖、水果、花生、瓜子,顺带摆好六盒红塔山香烟 ,给每个茶水杯砌上茶水。
八点多,老干部们陆陆续续来到了会议室。他们三三两两边吃糖果,边喝茶水,边聊着。
从爽朗的笑声中,我感觉他们很不服老。李副局长说:“其实我们的身体很棒,干个十年八年没问题。”
赵副书记也说:“枪林弹雨我们都过来了,这点工作根本不是事儿。”
米厂的王厂长,也是李副局长的老战友,接着说:“老李你脑袋里的弹片还没取出来,阴天下雨就疼得直撞墙,现在又添加了高血压、心脏病,兜里天天揣着药片儿……”
李副局长笑答:“我找马克思去报到,他不收我,嫌我太年轻,让我再干几年……”
“哈哈哈哈哈……”引来大家一阵开心的笑声。
粮库张主任接着说:“老赵,你那伤寒腿走路都费劲,你不是毛头小伙子了,还想回到四十年前扛枪打仗的时候呀……”
赵副书记笑骂着:“你这老家伙儿,我腿走路费劲,我脑瓜子好使着呢……”
三、欢送座谈联欢会
说笑间九点了,局领导相继走进会议室。

联欢会由常务副局长主持,市局党政班子全员参加。第一项议程是局长讲话。
局长代表全系统三千多名干部职工,感谢老干部们作出的重要贡献。并诚恳地说:“各位老同志虽然离休、离岗了,但是思想不能离岗,要经常回局里,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发挥余热。”
第二项议程是老干部发言。老干部们先后发言,回忆了他们不平凡的过去,鼓励年轻干部奋发图强,保护好国家的储备粮。
说起曾经的战斗经历,讲起在粮食系统工作几十年的经验,还有获得的无数荣誉和奖励,脸上充满了骄傲自豪。
但是一想到离开工作了一辈子的岗位,禁不住流下了泪水,难掩心中的不舍。不过,他们纷纷表示,一定服从国家安排,愉快地接受离休、离岗的现实。
李副局长说:“虽然告别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但是党又安排我们新的任务:养好身体,发挥余热。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第三项议程是联欢表演。局里的文艺骨干演出了精心排练的节目。
李副局长,指挥着离休老干部,共同演唱了一曲《革命人永远年轻》“……他好比大松树,万古长青……”。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歌声回荡在会议室,感染着与会人员一起高歌,歌声穿过窗口传出来,很响、很远……
四、欢送晚宴上突发情况
联欢结束后,市局安排了欢送晚宴。在餐桌上余兴未尽的老干部们,把酒问盏,歌声、笑声起伏不断。
突然,“啪”地一声脆响,端着酒杯正在碰杯的李副局长,酒杯掉到了地上,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头歪在了一边,晕倒了。
我急忙给老李掐人中,老干部们一直在喊着:“老李、老李,醒醒……”
五、老李住院,老友陪护
局领导和老干部们七手八脚地把老李抬上车,我和司机开车急奔市医院。经医生检查诊断为:脑溢血,直接住进了ICU病房。
李副局长戴着氧气罩,鼻子插着管子,手上掐着的线连着仪器,旁边的立杆上挂着吊瓶,嘴里一直打着响亮的“呼噜”。
一个星期来,局领导和老干部们轮流到医院陪着他。让老李的儿女们非常感动。
赵副书记拉着他的手喃喃道:“老李呀,听你打呼噜这么响,就知道你没问题,快点醒来吧……”
王厂长过来了,他搬个凳子坐在老李的床边。从他们在一起参军、南下,一路打到海南岛,讲到回师北上,跟随王震将军开发北大荒。

他说:“枪林弹雨咱都过来了,你脑袋里的弹片都没要了你的命,现在出这点血算个什么!我命令你:是战士就给我醒过来!我们还要一起活着逗孙子玩儿呢。”
王厂长两眼泪花,接着用口哨吹起了冲锋号:“哒哒----哒哒哒-哒……”
六、老李痊愈出院
老李的手指动了动,眼睛抬了抬。“我这是在哪儿啊?”他无力地轻声问道。
老王喜极而泣,紧紧握着老李的手说:“老家伙,我就知道你不能撇下我们,一个人找马克思报到去。”
老李的儿女赶紧喊医生过来。医生过来检查了老李的情况,一直在说:“真是奇迹,真是奇迹。”
经过半个月的住院治疗,老李痊愈出院了。我和司机开车送他回家。
一路上, 他一再表扬我和司机:“你们两个小鬼,行动果断,送医院抢救及时,谢谢啦。”又让我们替他谢谢牵挂他的局领导们。
老干部们站在他家门口迎接他。
王厂长说:“你这老家伙,骨头硬着呢,阎王爷不能收你呀。”
张主任说:“老王的冲锋号真管用,一阵哒-哒哒-哒 哒哒-,你就醒了。”
赵副书记说:“出院了,在家好好休养,等春天了,我们一起去遛弯儿,把身体锻炼的棒棒的,永远告别高血压、心脏病。”
老李也幽默地回复:“到马克思那儿去报到,吃了个闭门羹。看来我只能和脑出血、和医院说告别,不能和你们告别说再见呀,哈哈哈……”
这次有惊无险的“欢送离休人员联欢会”,锻炼了我的应急能力,让我对老干部由衷地生出无比敬仰之情。也让我记住了最难忘的一次挥手告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