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阴冷的上午,我带着姐姐走在热闹的商业区。想着要去到店里买两双短袜。那时姐姐得病,双脚肿得不能穿下自己的袜子,非得要换上大几号或者男士的袜子,才能包裹上双脚。
走进一间袜子店,一个20岁左右的男孩热情地迎上前来:
“请问您要点什么?”
“两双袜子。”
它的眼镜突然一亮,语气中带着一股激情,“啊,您来对了!您进了本地最好的商店买袜子。”
我对此一无所知,由于心情沉重,无暇顾及店面陈设和装潢,完全是出于偶然。
他兴奋地说:“请随我来。”
我搀扶着姐姐走进商店里面。指着她的双脚,示意买两双合适的袜子。
他一边麻利地拿出一个凳子,让病人坐下稍等,一边开始从货架上搬出一个个装满袜子的盒子,取出里面的袜子,供我一一挑选。
“等一下,年轻人,我只买两双。”
“我知道的,不管买几双,您的选择范围都是很大的。”
“不过,我想让您瞧瞧,这里的袜子该有多么漂亮,多棒的袜子啊!”
他的脸上露出骄傲而又神圣的表情,仿佛在向我坦诚他所服务的企业是他唯一值得选择的骄傲。
此时,我对他的兴致远远超出了对袜子的兴趣。我惊异地望着他:“真没想到一个店员小伙子对一个只买两双袜子的顾客如此热情!”
“小伙子,如果你能这样持之以恒,面对所有的顾客,而不是出于一时的新鲜感,那么,不久的将来,你将会成为袜子行业中的大王!”
男孩对于销售的自豪感和从事此工作的骄傲,使我惊叹不已。相比诸多门店,往往是顾客等店员,要么就是问一句,答一句,有时还会忙手里的电话,手机,视顾客如空气般地看不见,让你置身其间似乎感到万分歉疚。“爱买不买”是他们脑子里的常闪过的念头。等到最后,某个店员降尊纡贵垂顾到你,让你几乎感到像是在打扰他。
回想当初的他们,像小伙子的年龄,人生第一份工作,一定也是这样有热情,事事都充满了新鲜感,待人接物也会热烈奔放,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热情和服务的兴致消磨殆尽了,新鲜感也没有了。尽管每月拿着工资,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少了敬业和服务,成了一个机械,麻木,而非是充满激情的推销员。
渐渐的,总有一些同龄人超过他们,升职加薪了,而他们却只是羡慕,而非努力跟上。于是,越来越没有工作激情,越来越安于现状。工作上敷衍客人,业务上得过且过,似乎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尽头,一眼就能看到自己退休的模样。
我曾耳闻目睹不少这种令人感伤的生活颓废,因此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机械麻木地对待工作,注定了要走向失败这条死胡同。
忆起曾经的一个做语文教育的同事李老师,许多时候会发现他到了下班的时候,仍然在伏案工作,而一个年级组的老师都已下班回家了。他是唯一下班后仍然留下来工作的人,他是晚上唯一脑子中依然考虑工作的人。
按说李老师教授高中语文已经多年,好几篇教案都代表学校到市里参加评比,每次都有获奖,其中获得的奖项有:学生价值观体现的创新与实践奖、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教学实践奖、情感教学理论的创立与实践奖等。
老师们都劝李老师:拿了那么多奖状,可以心安理得吃几年老本了。但是李老师不想敷衍塞责、课堂上装模作样地讲授课程,实际上如同电话机一样缺乏亲切感。
李老师每年都教高三学的语文课,一样的内容,每年都会有不一样的教案,不一样的讲解,不一样的与学生互动。用他的话说,社会每年都有进步,有发展,上课就要贴近社会,结合,发掘新的闪光点,让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为将来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跨前一步。
李老师对工作始终充满激情,始终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始终坚信创新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需要不断奋进。
李老师得到了晋升,使自己成为了单位里不可或缺的教研组长;让自己在工作中获得了最大的人生乐趣。
一个人被一份新工作的新奇感所吸引,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真正困难的是,在人生中的每一天都保持这种新奇感和创业热情,每天清晨上班时都满怀激情想着创新,想着求实;每个人都应该将人生中每一天看做自己来到人世间第一天,永远保持新鲜,保持创业激情,那才是难能可贵的。
快乐在于工作本身。一个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的人,从来不会感到不愉快,更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学会热爱,我们就能多一份生活的激情,就会充满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