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笔记(18) 10.21 PM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笔记(18) 10.21 PM

作者: 万物生Alive | 来源:发表于2019-10-21 18:25 被阅读0次

第五章:因果不虚


1:学佛后,恶业并不会在一夜之间被摧毁过去的恶业还会继续。如果我们通过修持佛法断恶行善,那么很多缘起会改变,尚未成熟的恶业可能被削弱,但已成熟的恶业,事到临头很难改变。

2:尤其对一些特别精进的修行者来说,由于他们的精进或者发愿,过去某些恶业会提前成熟,或者说,本该在后世以更惨烈的方式体现的果报,在这一世投生为人尚有取舍的自由时成熟,以后就不再受此一报了。所以,有的修行者会在逆境、厄难现前时,提醒自己这是恶业被扫除的征象、并把逆境转变为修道助缘。

3:定业可以转化,这澄清了人们的一个误解,即认为凡事命中注定,无法改变。一般人,若不知断恶行善、忏悔罪障,他的命确实可以说是注定的。

4:我们即不承认有固定的无法改变的宿命,也不认为学佛后恶业便自动消失。一切要看我们现在的所做所为。

5:对一个佛教徒而言,事实始终是他最关心的。杀生的事实,抛开其他不论,对被杀者和杀者都是痛苦——生命被剥夺的痛苦和杀业感召的痛苦。

6:大悲商主和星宿婆罗门之子都是以清净的发心,以自己今生来世的痛苦去交换他人的痛苦,看似造下杀生、邪淫的恶业,却是善业,成为助益修道的资粮。

7: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鼓励抛开避免痛苦而谈“事情本身的意义”的一个原因。为自己所做的事赋予正义、公平乃至弘法利生等意义是容易的,但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避免制造痛苦。

8:业因果的教法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能从新的角度去看待很多事情,同时也更理解了看护身语意的必要。谨慎取舍因果不是简单的做或不做某些事情,我们还要提醒自己藉此学习怀着善意和有节制地生活。总之,照顾其他人或者其他众生的感受,尽量减少他们的痛苦,是我们最主要的一个动机。

9:米拉日巴尊者曾说:你们因为对因果生不起虔信,才对正法不能如此精进。

第六章:安乐可期


1: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被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更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身不由己地在忧患苦恼中流转。这个意义就是像佛陀示现的那样,走出用成功、快乐等理想搭建起来的美丽而脆弱的迷宫,去寻找和实现真正的自由安乐。

2:身心自在,即为安乐,有时我们也称之为解脱。

3:小士道行者了解到恶趣的痛苦,为了修成善趣人天果位而持守戒律,远离十不善,奉行十善业,上供三宝,下济贫乞,修习四禅四无色定,如此得在轮回中暂时离恶趣痛苦,得人天安乐。

4:在出离心的摄持下,持守戒律,断恶行善,由戒得定,由定生慧,最终证悟人无我和部分法无我,从而得以解脱轮回枷锁。是为中士道。

5:大士道行人以菩提心勤积福慧二资,经由远道因相乘、近道金刚乘,证无上觉,普利群生。

6:金刚乘内又有远道外三续——事续、行续、瑜伽续,近道内续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捷径光明大圆满。尤其是修光明大圆满法,具缘者在数年数月之内就能证得虹身果位。今生得遇此法,要下决心由此证得无上菩提。

7:我们现在修习前行,正是在为修大圆满法做准备。从暇满难得开始,以三殊胜摄持,一步步观修无常、苦、因果之理,使自己不断趋近事实,内心与正法相应。然后从一切圣道之基石——皈依开始,至圣道正行完全圆满,其间每一修法都有各自的功德,都是解脱之因。

(笔记中的字句,都是摘自书中,读者切不可断章取义,妄加评判以免种下恶因,不明处可参阅书籍,也可查阅菩提洲网站,那是堪布的弘法网站,望大家都可以值遇佛缘,脱离烦恼,一切吉祥圆满!再次感谢堪布为众生所写的这些法本,帮助并指引我们更好的前行!感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笔记(18) 10.21 PM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cx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