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厦门学习期间,我认识一位长发帅叔叔,某晨报副主编,加了微信,但基本从来没有聊过天。
这位前辈,对“发朋友圈”这件事爱到了极致,对生活和生命的每一件事业做到了极致,也正是如此,我才从他每天的朋友圈了解到,原来发朋友圈不只是微商和鸡汤,原来发朋友圈记录了他带着女儿在慈善路上丈量的十余年,原来发朋友圈记录了他在工作上的严于律己。

今天早上,打开微信的第一条朋友圈,名曰:25周年纪念。
1997年7月7日,前辈第一次正式参加工作。他写到,那年暑假,他在晋江鞋厂干了两个月,当时以为这辈子就当鞋匠了。带着要进“红孩儿鞋厂”当楼面经理的梦想,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学会了除车工之外所有网鞋、上底等工序。后来因为要去厦门求学,他选择离开时,鞋厂竟然破天荒给结算了工资,还给了一个寓意前程似锦的红包。因为在那个年头,所有离职的人连扣押的身份证都不敢拿,就得偷偷偷离开。所以,前辈经常会由衷感叹:我的一生,碰到的好人还是比较多的。
我倒是认为,事实上,无论在哪里,只要有扎根精神,肯全力付出,才会遇见所谓的好人,才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这在前辈身上得到了印证。
离开鞋厂后,前辈便进入厦门大学学习,求学期间全力以赴活着,而且从不逃课,还兼职打四份工,想象得到的那种充实和干劲。2002年,毕业那年,恰逢母校80周年庆,前辈正式进去现在这家报馆,并且一直工作到现在,这是他第二次正式参加工作,如今也20年了。

还记得第一次听前辈讲课,他讲到了自己的工作,讲到自己的女儿,宣传可可西里的慈善事业,我想这是他整个人生最重要的三个部分。
缘起很多年前,一个偶然机会,前辈开始关注可可西里“爱心餐”项目,“有好多人一起努力,有好多人在惦记着这个项目”, 他从来不去谈自己得到了什么,只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朋友圈表示号召更多人关注并且参与进来,并且每年顶着高原反应,坚持到环境恶劣的可可西里。
所以,他的朋友圈是清一色的可可西里的美丽风景和笑脸纯真的孩子,像极了甘孜稻城的网红少年丁真。每次想到这些孩子,只是一年级,在寄宿学校,往往一年才回家一次,他都会想:“坚持了好多年,不敢放弃”。

我最喜欢翻阅前辈的朋友圈,就像订阅了某报,他每天都发,我每天必看。因为他对每件事都做到了极致,全力以赴,这便是前辈对后辈最有力的教导和传承。
今天是前辈参加工作以来的25周年纪念日。他说:“转眼间,25个年头过去了,远方和苟且磨掉了太多诗和理想,但我仍然热泪盈眶的坚持,“坚持”一切值得坚持的。”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想,今年是我大学毕业的第5个年头,从事宣传,每一天也全力以赴,工作努力,生活顺遂,也爱用朋友圈记录成长,那么照这样的路子,到我的25周年工作纪念日时,会是怎样呢?我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记录和纪念,会有怎样的内容值得去记录纪念?
最后,号召关注“可可西里爱心餐”项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