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郭召良:抑郁障碍选择药物治疗还是CBT咨询

郭召良:抑郁障碍选择药物治疗还是CBT咨询

作者: 鸿蒙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23-09-20 17:32 被阅读0次

不管抑郁患者选择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患者对于两种治疗方案都应当知情权和选择的权利。给患者介绍CBT治疗抑郁障碍的时候,咨询师需要告知患者同时存在药物治疗的选择。

在这里,咨询师需要给患者讲清楚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CBT和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治疗同样有效;

其次,药物治疗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

第三,和药物治疗相比,CBT的优势与弊端;

最后,告知患者没有一种方法能治愈所有抑郁症,药物治疗做不到,CBT也做不到,必要时需要转诊。

01.CBT与药物治疗对抑郁症同样有效

20世纪60年代,亚伦·贝克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提出了认知疗法,并在治疗过程中吸收其他咨询技术方法,逐步标准化认知疗法。应用认知疗法后,抑郁患者的状况开始好转,他们中许多人从第七次或第八次咨询后就有显著的改善,如果抑郁不是特别严重,到第十二次咨询会谈,就能取得足够好的成绩。

为了巩固效果,咨询师往往会要求患者在疾病好转后未来两年内每个季度坚持巩固性咨询会谈。

贝克研究发现,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中,在治疗后期有好转的征兆或完全缓解的占78.9%,而坚持药物治疗者只有20%达到同样的反应水平。对患者的随访显示,即使许多患者断断续续地坚持治疗,他们还是在结束治疗12个月后保持他们从治疗中得到的好处。此外,用丙咪嗪治疗的患者比用认知疗法治疗者累计复发率高1倍。

贝克的研究成果得到所在医院医生和医院总医师拉仕博士(A. John Rush)的认可。他们在医院开展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研究,把被确认为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安排到两种治疗方案中,一种是认知行为疗法,另一种是药物治疗(丙米嗪,一种常见的抗抑郁药物)。

研究结果是令人震惊的,谈话治疗和药物治疗取得了同等效果。他们创办《认知治疗与研究》(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杂志,并在创刊号(1977年)刊登了这项研究成果《抑郁症患者认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

后来有关CBT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的研究都证明,重性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CBT治疗和药物治疗效果相当,甚至在某些研究中显得更好。(Butler,Chanpman,Forman&Beck,2006;Williams,Watts,MacLeod &Mathews,1997)。

一系列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能够把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保持到12个月以后。特别是CBT对中度到重度抑郁症的治疗与抗抑郁药物的治疗一样有效(DeRubeis等,2005)

02.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利弊

南京脑科医院张宁教授引用美国有关抑郁症治疗的STARD研究以及欧洲精神分裂症的EUFEST研究等众多研究结果说:

“人们虽然经过多重努力,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近期疗效也只能达到三分之二有效,远期疗效并不进入人意。虽然有关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日新月异,但有关精神障碍的生物学研究进展进入了瓶颈期没有重大突破。甚至许多医药企业暂停了新药的研发。众多研究证实即使经过药物治疗,具有诊断价值的抑郁症状虽然消失了,但患者依然无法恢复原有的心理社会功能水平。”

张宁教授这段话表明,抑郁症药物治疗的三个局限,首先是治愈率(近期疗效)不太理想,大致有2/3左右,其次复发率高,即远期疗效不理想;第三,即使抑郁症状消失,但心理社会功能有可能依然没有恢复。

尽管如此,相对于CBT而言,药物治疗还是有其优势的。首先,疗程更短些,CBT大致需要3-4个月时间,而药物治疗疗程是在数周之内,如果是采取ECT治疗的话,数天内即可起效。其次,对于某些心理治疗无效的患者,药物治疗也是一个最后选择。特别是那些难治性抑郁障碍患者,最后能采取的办法只能是ECT了。另外,如果家族成员中有心境障碍患者,并且他们对药物治疗有效,则患者本人应用药物治疗的有效的可能性也更大。

03.和药物治疗相比CBT的优势与不足

抑郁症的复发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有研究者认为,80%的患者会再次发作(Kessler等,2003)。在预防复发方面, CBT相对于药物治疗的好处是较少病人复发。基于1-2年的随访,CBT治疗后的平均复发风险为25%,而药物治疗的复发风险为60%(Glogcuen等,1998)。其他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能够把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保持到12月之后。(Bulter等人,2006;Williams等人,1997;DeRubeis等,2005)。

CBT与药物治疗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预防复发。由于CBT会教授患者一些认知技能和方法应对抑郁发作,患者也是通过这些认知技能和行为方法从抑郁症中走出来的。因此,当患者觉察到自己有抑郁发作迹象的时候,就可以启动这些认知技术和行为策略,患者就可以维持健康状态或者应对复发。在处理预防复发这个问题上,CBT还安排了巩固性会谈,协助来访者应对复发的问题。

CBT和药物治疗相比,最大的劣势在于疗程较长,需要3-4个月时间。如果患者急于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的话,就显得有些缓不济急了。

相关文章

  • 郭召良:抑郁障碍的CBT解释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从生活事件、认知、行为(及其后果)三个方面来解释抑郁障碍的原因。 在认知行为疗法看来,生活事件是抑...

  • 郭召良:抑郁障碍的咨询目标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看,抑郁症的治疗不仅要消除抑郁症状,还要考虑处理导致抑郁复发的更为深层次的心理机制的原因。 心理咨...

  • 郭召良:抑郁障碍的咨询计划

    抑郁障碍的咨询计划以2~4次会谈为1个小节,咨询以小节为单元进行规划。一般的抑郁障碍咨询计划包括第1小节至第4小节...

  • 郭召良:人格障碍的CBT解释

    人格障碍诊断有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需要考察个体的心理行为方式是否吻合其所在的文化/社会背景,只有个体心理行为方式...

  • 郭召良:抑郁障碍的治疗原理之行为激活

    在通常情况下,当我们有了内心强烈的愿望或行为的意向,我们才会去做一些事情,这样的行为动机是由内心发出的。 生活中也...

  • 郭召良:惊恐障碍的咨询目标

    治疗惊恐障碍的咨询目标在于缓解惊恐发作症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场所恐惧症),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 具体而言,惊恐障碍的...

  • 郭召良:惊恐障碍的咨询计划

    惊恐障碍的咨询计划,仅仅是针对患者存在的惊恐障碍而规划的。如果患者存在其他问题或者需要处理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这些...

  • 郭召良:双相障碍的咨询方案

    双相障碍的咨询目标 像双相障碍这样的重性精神疾病,治疗手段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有着明显的局限,一方面,许多...

  • 郭召良:惊恐障碍的治疗原理

    惊恐障碍可以被分为惊恐发作期和发作期间两类情形。 在惊恐发作期,当患者意识到生理状态改变(如心率、呼吸等变化)时,...

  • 郭召良: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在有关抑郁症的诊断中,有重性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反复发作的短期抑郁、短暂性抑郁发作,以及双相障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郭召良:抑郁障碍选择药物治疗还是CBT咨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ka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