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如是写道。北海虽然遥远,但乘着大风仍可以到达;青春虽已逝去,在日落之处追求更好的生活也不算晚。在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日新月异,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背景下,老年人对自身生活的需求是否产生了新的变化,“桑榆非晚”实践团队深入老年群众,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7月8日下午,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桑榆非晚”实践团队走进蚌埠市津浦大唐公园实地调查了解老年人养老新需求。 “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兮虞兮奈若何!”刚走进公园,队员们就被这厚重响亮的唱词所吸引。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健身的,打拳的,唱戏的,下棋的等等,甚至只是单纯过来围观的爷爷奶奶也不在少数。各种娱乐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融洽的氛围,让队员们看到了老年人积极追求更多的幸福感。
随后,队员们随机对公园老人进行调研,面对采访他们很开心也很谦和积极配合,侃侃而谈。据采访,大部分老人每天会坚持晨练,尽管没有固定的组织,但久而久之也都约定俗成相聚在这里。一位老人说,他们的年纪已经是我们的三倍多,在晚年,能每天都来一回这样热闹却又不显得喧嚣嘈杂的地方,其实是一种快乐又简单的习惯。
团队成员在与大爷交谈更高要求,更多期许
公园中老人众多,但鲜少有家人陪同前来。其中一位安静的爷爷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交谈中队员了解到虽然每天要坐车加步行才能到公园,但是他还是愿意每天过来坐坐纳凉,听听别人唠嗑,偶尔也能说上两句也觉得挺好的。“现在国家发展得好,生活水平确实也提高了不少,公园里的娱乐设施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真的很感谢政府”爷爷欣慰地对队员说道。据了解,爷爷的儿女在外地工作,孙子在外地上学,能与家人见面的机会也只是寒暑假。说到这里,爷爷的语气似乎是平淡了很多。 “如果现在公园里多添了个亲子娱乐项目,您愿意跟家人积极参与吗?”这个简单的问题像是问到了爷爷的心坎里,他那一声脱口而出的“当然愿意”让队员们听到了更多老人的心声与期许。
团队成员向老人了解养老生活现状在公园里的随机采访,得到了老人们的支持,对所有问题他们都一一作出了仔细认真的回答,这也让队员们对目前蚌埠市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变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有所养,承其所重
7月9日下午,团队在指导老师孙君的带领下来到蚌埠市民政局,并有幸与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桑榆非晚”团队一行人来到蚌埠市民政局据民政局计科长介绍,蚌埠市三县六区目前有380万人口,其中有61万老年人(指60周岁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占总人口近六分之一,老龄化严重,因此政府较为重视老年人养老问题。他表示政府对老人的养老情况有以下几个态度:第一老有所养,以保证老人基本生存;第二老有所医,以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第三老有所乐,使其拥有幸福的晚年;之后还有老有所学以及老有所为。其中老有所养极为重要,是其他几条的基本保证,政府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民政局计科长正在给实践小组介绍蚌埠市老年人生活概况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方式主要分为居家社区养老以及养老机构养老。其中90%的老年人是居家养老,7%为社区养老,3%为养老机构。目前,我国养老方式将会发生变化,将逐渐以社区养老为主。计科长还介绍老人的几种收入方式,第一种是困境老人,主要是集中在农村的五保户老人以及城市的三无老人,由政府提供兜底保障,而一般老人具有生活能力主要由子女赡养。
通过本次调研,团队成员们了解到,近年来,老年大学、垂钓及广场舞等学习、娱乐活动的出现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是从总体上看,大部分老年人的老年生活仍然比较单一,学习、娱乐、就医等方面仍有许多不便之处,老年人对养老生活有更高的期许。随着人口结构的调整,老年人口将在人口组成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部分,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让这部分人的生活得到更大的改善是我们所面临的难题。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个性化服务或将是一个有益的措施。
“桑榆非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表示他们不会止于“知”,他们将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力养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促进养老方式现代化、个性化、多元化献言献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