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看场电影
《模范青年》:另一个没能成功出走的作家阿乙

《模范青年》:另一个没能成功出走的作家阿乙

作者: 宋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16:35 被阅读63次
    作家阿乙

    文/宋丽

    阿乙,中篇小说《模范青年》,2008年发表于《人民文学》上。

    诗人北岛曾称,“就我的阅读范围所及,阿乙是近年来最优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这种毋庸置疑的肯定像一个谜吸引着我。作为一个迷茫青年,我很好奇,所谓的“模范青年”是什么样子?

    在这篇小说里,阿乙描述了自己青年时代的生活:警校毕业,服从分配,在江西省一个偏僻的乡镇当人民警察,在沉闷闭塞的环境和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渴望做一只飞出囚笼的鸟儿。

    阿乙是那种货真价实的小镇青年,他太清楚小镇的魔咒。在他笔下,家乡江西瑞昌县“潮湿、矮小、灰暗”,绵延不尽的山峰阻挡了他奔向远方的所有可能,父辈对体制的渴望和依附,使他随波逐流地变成体制里的一颗螺丝钉,代价是“在麻将桌上老死”。

    安逸的生活不断磨损人的意志,闭塞的乡镇无法提供一条有效的上升通道,周围所有的人都甘于混吃等死的生活,这种环境犹如一个巨大的漩涡,把人的时间和生命的价值一起吞噬。

    阿乙的笔触非常敏感,字里行间散发着对这种窒息生活的厌恶:酒足饭饱后的呕吐物“散发着农药的腥气”,公安局大院走廊阴暗、办公桌老旧,“地上泛着拖把拖过的腥气”,洗衣盆“洗衣粉泡久冒出死鼠气味”,打麻将时同事们按照职位分东南西北坐下,时间像指针,推动他们顺时针依次换位,直至一生走尽。

    甚至爱情都只是一件向上攀爬的工具,或者某种向往外面大世界的寄托。一段爱情是“爱上的只是一件来自北京的风衣,她不穿它,她便不再神圣”;另一段爱情,“她脸上长满我的前途”,在一起只为了自己能晋升到九江市工作。

    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喝酒、不抽烟、不泡妞、不唱歌的周琪源是一个异类,一个“人物”。他不参与酒局,不与众人一起随波逐流,只是日以继夜地看书学习,写作,在全国著名的刑侦理论刊物上发表论文。他的格格不入,映照了其他人的苍白昏庸,因而受到众人的排斥,但对于他人的嘲笑,他从来不为所动——

    “他躲在灰暗的杂物房偷偷经营自己,就像是要发明飞机大炮,或者在那里修一条通往智慧之巅的隧道”。

    这篇小说到了一半的篇幅时,急转而下,呈现命运的残酷。在内心的召唤下,主人公“我”终于离开了瑞昌去郑州晚报工作,但周琪源困在了原地。他和故乡一起沉溺在灰暗里,再也找不到理想的归途,生儿育女之后,中年死亡,擭取他的是癌症。

    周琪源的性格和行为皆有来处。母亲来自大城市武汉,父亲来自农村,一生拼搏但郁郁不得志,困于始终没有编制,于是将进入体制飞黄腾达作为目标,用斯巴达式的严酷教育抚养儿子。十几岁时,周琪源已经知晓自己患癌的命运,后来被确认为误诊,但人到中年后,死神终究没有放过他。

    阿乙仔细白描了周琪源的家庭环境,他父亲如同电影《暴雪将至》里一心想要进入体制当警察的保安,这种执拗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命运。周琪源的高考分数够上本科,但他还是听从父亲选择了警校,保险的铁饭碗,班主任一声长叹,“你的正路一是进研究所,二是搞文字工作”。亲情捆绑了他的人生,让他无法脱离封闭的小县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即使如此,周琪源也没有向命运屈服。他靠着日以继夜的学习与写作,拿到了南昌大学法律本科文凭,考上了研究生,通过了英语六级,一生总共发表了超过一千篇文章。而做这一切,只是为了能够晋升,出走,荣耀又体面地离开囚笼般的县城。

    在写周琪源患病的那一部分时,阿乙的笔触既感情充沛,又显得异常冷峻,他像上帝一般白描他如何从健康走向枯瘦,但眼里的火焰始终不熄灭,求生的意志,对生命尊严不懈的追求,让这个人物既显得可怜卑微,又无比高大。

    周琪源死后,所在的市局派出所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所有同事都整齐出席,虽然主人公“我”已经成功出走,在大城市谋生,但困在县城的周琪源始终是无法企及的精神偶像。他的存在,映照出人生的荒凉,以及人所能通过奋斗获得的一切尊严。

    “我”,从不砥砺追求什么,却成功地脱离了原有的闭塞生活;周琪源,始终如清教徒一般努力学习工作,挖掘自己的才华,但始终困在原地。

    初中时,老师第一次讲互文,用了《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例子,说是“将军和壮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光荣殉国,有的载誉而归”。从某种程度上,周琪源是另一个主人公,与“我”互为镜像,是另一个没能成功出走的“我”,达成互文的艺术效果。

    阿乙的这篇小说号称是非虚构小说,描写了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但我始终怀疑周琪源真人是否存在。就像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中求生的派,口中有着两套相反的故事,只看你愿意相信哪一个。

    我更愿意相信,是在大城市疲乏求生的阿乙在脑中虚构了另一个没能成功出走县城的自己,一个虚拟的精神偶像,怎样在平庸封闭而无趣的环境中咬紧牙关,靠着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进步,抚慰自己贫乏苍白的人生,创造那么卑微又不可磨灭的价值,以此来提醒自己的来处,追问自己的初心。

    黄子华在《娱乐圈血肉史2》中讲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故事,说一个男人很喜欢拳击,但他细胳膊瘦腿,出拳的力度就像按电梯,每次都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别人问他,你怎么这么傻?他说,我是真的喜欢拳击嘛,我知道自己是一只火柴男,但如果我不燃烧,我就是一只废柴。

    阿乙这篇小说,时而低沉,时而喟叹,时而批判,时而赞颂,读来大有人生苍凉之感。而周琪源之所以被称之为“模范青年”,是因为他超越了自己所在的环境,不甘于庸碌地活着,在比常人更短暂的生命里拼命地燃烧,活出了人之为人的价值。

    燃烧吧!趁青春正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模范青年》:另一个没能成功出走的作家阿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oq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