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阅读我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方法和步骤其实都很熟悉了,但是每次练习起来都觉得一点那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分析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对自己的期待过高,每次做起来都很焦虑,担心自己做不好。因为我参加过彭小六的早读会和易仁永澄老师的《思考与慢》,对于他们的检视阅读能力是非常的佩服的,也有点和小六哥的快速阅读混淆了,所以自己在做检视阅读的时候,做完往往感觉很糟糕,什么重点都没掌握,不知道书讲的是什么,就会很沮丧。
明明知道现在不可能达到他们那种水平,还是被他们影响到了。而我明明已经觉察到这个问题了,却一直以来没有改进。现在我希望自己能够清清楚楚地把检视阅读给讲清楚,订下一个践行计划,好好地用起来。
1.什么是检视阅读
阅读有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还有主题阅读。分析阅读是阅读的第二个层次。
这四个阅读层次之间的关系属于渐进累积。也就是说在做检视阅读的时候要用到基础阅读,在做分析阅读的时候需要用到检视阅读,在做主题阅读的时候则要用到分析阅读。
2.检视阅读的两个层次
检视阅读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第二个层次是粗浅阅读组成。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它的目标是决定一本书的阅读方式,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值得阅读的话值得花多少时间去阅读,需不需要用到分析阅读,还是说看一遍就行。
所以它可以在买书和开始阅读一本书的时候用上,还有就是在看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的篇、章、节的时候也可以先做检视阅读了解文章框架。
看一本书的略读方法:
(1)看书名,看副标题,看序。目的是把书归类,可以想一下同类中还有哪些书。
(2)看目录,了解书的框架。
(3)索引,快速评估一本书涉及的议题范围,书中所提到的书籍与作者。
(4)出版者介绍。
(5)挑几个重点篇章来看。主要看开头和结尾。
(6)最后随便翻,有时候看一两段,有时候可以连续看几页。
完成前面4个步骤,就能够知道这本书要不要读下去。完成6个步骤,就能够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深挖,这本书怎么归类。
这个检视阅读和时间控制在几分钟到一小时之内。
另外书中还提到,做检视阅读一定要集中精神,否则无法进行。
检视阅读二:粗浅阅读
规则就是:读一本比较难的书的时候,从头读到尾,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也不要往回读,读完一遍后能了解多少是多少。
这两个层次,初学者可以分开练习,熟练以后可以同时进行。
每次我在练习检视阅读的时候都会有两个问题存在。
第一我会焦虑,担心自己读完一点效果都没有,尽管我已经觉察到这个问题,也跟自己说对自己的要求不要太高,但是做起来的时候还是不自觉地跟大咖们作对比,就会怀疑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
第二在阅读的时候没有完全做到集中精神,原因之一是焦虑,原因之二是没有养成固定阅读的习惯。
行动
每个月做2-4次检视阅读,先做有系统的粗读或略读,做好记录后再做粗浅阅读。先做2个月的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