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作者: 典典不熬夜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22:44 被阅读8次
惊蛰

    夜半,黑洞洞的房间闪入一人,半梦半醒中背后冒出汗来,含糊其辞地问了一句“你在干什么?”,“别怕,马上下暴雨,我来关窗”,辨出是妈妈,紧张的神经在梦里立马松弛下来,妈妈轻手轻脚掩门下楼,闪电即刻追来,在眼皮上跳跃,照出屋内的陈设。紧接而来的雷声在困意中渐渐幻化成惊雷的余绪,闷闷沉沉,像梦里的背景,不那么真切。

    清晨,窗外一阵接一阵唧唧啾啾,咕咕咕咕,只闻其声,难辨其鸟。开窗远眺,清风拂面,湿湿润润。一茬茬鲜嫩的绿意在微风细雨中颤颤巍巍,又屹立坚挺,踢开板结的土块,踏过灰褐的枯草,在田野的隙缝里,湖畔冰凉的水沟边,路边东一颗西一颗的枯木上,生根发芽。一撮撮柔软、翠亮四处吐芽,点染得灰扑扑的村庄鲜活、灵动起来。水滋滋的空气里裹着嫩叶散发出来的清甜,由鼻腔入肺,顿觉耳聪目明,身心爽落。

    日历显示明日为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春雷滚滚,蛰虫惊醒,故称惊蛰,春雷不仅惊醒了蛰伏一冬的眠虫,也唤醒了泥土里的种子,震通了草木的经脉,此后天气转暖,万木回春。眼前的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风光的转变与古人对这一现象发生时间的准确推断,不得不让人敬服。

    古人对气候与生活环境发生的细微变化是异常敏感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们能发现周遭的变化,感知万物的节律,有人揭示自然奥秘,著书立说,指导安排农事,有人在自然的催化中感悟生命的奥义,认识外界,了解个体。

    今人对二十四节气有所耳闻,每个节气包含的气候意义却不甚明了。春去秋又来,年终岁尾复一年,时光匆匆,日程满满,疲惫的身心听不到半夜的惊雷,酸涩的双眸瞧不见窗外的绿意。

    惊雷劈空,万木吐芽,“惊蛰”能惊醒蛰伏的人吗?心灵的土壤什么时候也能吐出脆弱又坚挺的绿意来?

   

相关文章

  • 惊蛰惊蛰

    3月5日,惊蛰,阴天多云。 惊蛰是一年之中的第三个节气。据说这个节气一开始原本叫做“启蛰",西汉时为了避讳汉景帝刘...

  • 惊蛰过后如何保养

    惊蛰过去好几天啦!惊蛰过后如何保养! 惊蛰捂一捂,身体赛老虎! 惊蛰捂一捂,身体赛老虎! 惊蛰过后,“倒春寒”往往...

  • 农历天空下。。。24节气

    惊蛰 2018年3月5日。 今天是惊蛰之日,惊蛰...

  •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今日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今日惊蛰 《今日惊蛰》(一) 惊蛰今日始, 初雷微雨至。 万物梦醒时, 仲春日更丽。 《今日惊蛰...

  • 今日惊蛰

    文/晨光 今日惊蛰 文/晨光 卯月惊蛰 ...

  • 惊蛰

    惊蛰节正处于乍寒乍暖的气候, 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之说。 “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 聊吃

    惊蛰吃的传统食物之一 梨子 今天惊蛰,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春回大地,气候...

  • 惊蛰

    惊蛰 惊蛰鸣雷催春耕,桃红梨白黄鹂欢。 春蚕结茧草青青,绿柳深院燕翩翩。 惊蛰 惊蛰鸣雷催春耕,桃红梨白黄鹂欢。 ...

  • 5

    今日春“”惊蛰 2020年3月/5日,节气为惊蛰,惊蛰到春分这一段时间对应借着惊蛰节气。 借《易经》的惯例来说,只...

  • 惊蛰......

    2022年3月5日22点37分, 我们正式进入惊蛰节气, 惊蛰是24节气中, 第三个节气-惊蛰, 立春-雨水-惊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惊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tc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