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一芳之死《3》

作者: 老温的囬忆 | 来源:发表于2018-07-16 16:50 被阅读336次

死讯

一芳的死讯我是调到无锡后的第三年,那是1987年,他那年是四十五岁吧!一个黄石同事出差到无锡,对我说“你的同学死了”,一句平常口信。,我心中一震,竟然没勇气问一声“怎么死的?”

告别

思绪回到几年前,是要离开黄石前几天,我去他家告别,他也巳结婚,爱人是武穴市某农村的公社妇女队长,厂里工作老乡囬村说起杜的遭遇,说是交大髙材生,保守派头头头,被造反派逼瘋,她便愤懣不平,因她也是保守派头夫,正好厂里领导也想有个人照顾杜,便同意把她户口农转非,按排了工作,杜一芳在混沌中登记结了婚,婚后她的照料并没有使杜恢复健康。他们的家就建在厂中仓库的中间,隔起一间庐蓆圈起房,屋顶挺高的,那年冬天并不冷,屋里却陰冷潮湿,生了一个有烟卤的火炉,我说“一芳,我要走了,你自己好好的”,他若有所思,淡淡招呼一声,就在房中走耒走去,他爰人一边用钩子通着炉子,一边问我,杜究竟是不是受迫害而导致精神失常,我只能支唔着说,有点关係吧!她又说,能不能把他俩也调到无锡去,我知道我无能为力,为调动我无锡姐姐不知求了多少人,送了多少礼,社会底层的一只蚂蚁在搬运食物中不被别人捏死已是大幸了,只能敷衍他爰人说:去了,尽量想办法吧·这是和老同学在黄石分别的最后一面。

选择。

他终于走了,不知是疾病,还是迷失在荒野里,死对你是个解脱,我们都是生于乱世,長于饥饿,立于动乱,分于陌路,回顾一生,是被按排的一生,小学,中学,按户口划区入学,大学志愿也是班主任填的,毕业后被分配到黄石,我们选择是服从与听话,服从中产生迷茫,听话中遭到抛棄,假如可以重耒,你不读交大,也就不去黄石,你今天可能会坐在你父亲小店中给放学儿童每人一棵糖果,你的脸上会露出天真容,你美丽的姐姐会亲你一口,你不要成天去思索路线斗爭,把扣子上黑线換成红线,平平淡淡的一生,这样社会迟早会耒到,尊重自由,尊重选择,老同学,走好!

相关文章

  • 杜一芳之死《3》

    死讯 一芳的死讯我是调到无锡后的第三年,那是1987年,他那年是四十五岁吧!一个黄石同事出差到无锡,对我说“你的同...

  • 杜一芳之死《1》

    杜一芳,我大学同班同学,66年毕业,67年一起分到湖北黄石,在校时曾与我同住一间宿舍,沉默寡言,冷不丁讲一句笑话·...

  • 杜一芳之死《2》

    一,你看着办吧! 1967年四月正是两派夺权最厉害时刻,上海《一月革命风暴》影响全国。而杜一芳正从上海走耒,厂里两...

  • 2017-07-25

    杜怡汐的一周反馈: 1、字帖3张 2、日记1篇 3、《包发利夫人》《豺狗之死》《黑熊舞蹈家》 共计...

  • 第一百七十七天•杜若

    诗云“山中人兮芳杜若”,从诗句中也可以闻到杜若的芬芳香味。 又有诗曰“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诗句大意为由芳洲杜...

  • 劳芳之死

    "哐啷"一声,朱红色餐桌上的食物都被打翻在地,紧随着一声叫骂:"我怎么这么倒霉,娶了你这个扫把星!"劳石面色血红,...

  • 小说 | 玉芳之死

    01 村长姚新泉来找秀月的时候,秀月正在井边和几个女人说话:“唉,平伟这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性格,怕是要吃亏。” ...

  • 玫瑰玫瑰我爱你三部曲之一

    杜小姐:杜馔出来的小姐 贾先生:假编出来的先生 乐宝:贾先生与杜小姐的女儿 (一) 芳...

  • 杜若草塘

    草塘生杜若,浅浅杜若草,悠悠杜若塘。 芳香兮满塘,美人搴杜若,抛引状元郎。 可怜美人兮芳杜若,满怀情思寄予杜若,却...

  • 2018-08-29

    杜芳葭亲子日记177 2018.8.28 星期三 今天杜芳葭开始突击暑假作业。除了那几张纸,还有把去过的地方,用绘...

网友评论

  • 芬芳的涟漪:沉重的回忆。:+1::+1::+1::+1::+1::+1::pray::sparkling_heart::sparkling_heart::sparkling_heart::sparkling_heart::sparkling_heart::sparkling_heart::sparkling_heart:
  • 紫玉米:平平淡过一生,尊重自由、选择
  • 凭栏仙后:有历史的反思,有厚重感。好!
  • 金赛月:人生不易!😭😭😭
  • 娟姐的心语话廊:前段日子和台湾朋友聊天,说我们大陆有很多不安定的灵魂,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动乱,心不安定。杜一芳应该是一个敏感清高但是有才华的人,生在白色恐怖年代,真是难为了。感谢我生于80后的农村,那时候农村还是很纯朴,人也都很善良……
    老温的囬忆:@自在阁主娟姐 红色恐怖对成分不好的无辜子女是致命的,但改革开放,红二代又是怎样盗助资源,社会公平在大炮射程内,真理是强权者耒定义的。同去大学生二个自杀,病死几个,槍斃一个,不想写,也不能写。
  • 星空4546:一口气读完。谢谢老师!🍎🍎🍎
  • 付朝兰:🙏🙏🙏
  • 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一个荒谬的年代,造成的伤痕难以磨灾,哀痛难以释怀,🌺🌺🌺🌺🌺🌺
  • 微尘里的爱与憎:你好!本文已被收入我们的日更写作营专题,期待下一次来稿。欢迎关注,我们共同成长!
  • 鄂鲁宁:沉重的心情看完温老师的《杜一芳之死》(1-3),想起了那个人性扭曲荒唐可笑的年代,著名画家黄永玉说:文革是一场闹剧,可惜成本太大了。我有点不明白的是,现在互联网上竟有很多唱文革赞歌的人,特别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还经历过这场运动,可能不是一句:这些人没有大脑这么简单吧!但我相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悲剧不可能再重演!
    老温的囬忆:@鄂鲁宁 老中专生
    老温的囬忆:@鄂鲁宁 你应记得冶炼厂,造反派,康三婊子,梁厂长,王阿姨,一群无是生非武斗,大冶,铁山槍声,八中梅XX被槍决,军代表的干爹腐化,上山下乡,牛鬼蛇神遍地,67年一中专业在熔炼車间从行車轨上直接跳入1800高温铜水包中,伴随毛主席万岁口号是一縷青烟,只因他出身富农。
    老温的囬忆:@鄂鲁宁 谢谢作出历史的评论
  • 蔡德林:质朴的叙述,展示了时代的荒谬。但文学的价值,我觉得首要的是意蕴的开掘。我们读一篇文学作品,与读一篇新闻报道之所以有区别,就在于我们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取信息,还要获得审美的满足,获得心灵的共振,有新的思考和发现。这一点很难,因为它需要我们突破惯常思维,既不与前人重复,又不与旁人雷同,这才能叫有新意。让我们共勉。:fist:
    蔡德林:@老温的囬忆 哪敢称老师啊!先生人生经历如此丰富,向先生学习!
    老温的囬忆:@蔡德林 先生评论是我最为期望旳,不是一个故事,一个记实,而是思索着某些对未耒的希望,一切不该发生的却发生了,我们在文学中首先是人性,谢谢老师的心灵共振的评论。
  • 花好月圆_c576:乱世年代,人生不易,老师一路平安走来,是有福之人,祝晚上好🍵🍵🍵🍵🌺🌺🌺🌺🌺
  • 芬芬宝宝魔法师:悲剧的造成也是以为心智的不成熟吧!在挫折中迷失了自己,而不是在挫折中成长自己,其实门的外面只有自己。😂
    娟姐的心语话廊:@郝彦芬 外面没有别人,那是现在你可以随口而说的。若你在那个年代,说一句话便可能面临死亡或者连累家人的时候,你或许不这么说了。所以感谢这个已经拨乱反正的年代,感谢为一路为我们铺好路为正义和良知奋斗的前辈们。外面没有别人,是因为你和万事万物合为一体,如果真的做到了,这就是大慈大悲,这就是大德。
    芬芬宝宝魔法师:@郝彦芬 只是自己的看法而已。
    老温的囬忆:@郝彦芬 谢谢你的邦助
  • 一个人的宅:品一盏清茶,打开记忆的闸门,笔触轻划过悠悠岁月,和韵夕阳的霞光。☕🌹

本文标题:杜一芳之死《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vb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