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最后一节: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
无事江头弄碧波,分明掌上见嫦娥。
不知李谪仙人在,曾向江头捉得么?
弄花香满衣
艳红影里携芳菲,沾惹春风两袖归。
夹路露桃浑欲笑,不禁蜂蝶绕人飞。
在朱淑真的《断肠集》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幼年闻说有一人鬻文于京师辟雍之前,多士遂令作一绝句,以‘掬水月在手’为题。客不思而书云:‘无事江头弄碧波,分明掌上见
姮娥。’诸公遂止之,献金以赒其行。予喜此二句,恨不见全篇,因暇,谩吟续之。然翰墨文章之能,非妇人女子之事,性之所好,情之所钟,不觉自鸣尔。并成《弄花香满衣》一绝于后。
这里,朱淑真说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位文人曾经京师辟雍门前卖文为生。“辟雍”是古代的一种学宫,贵族子弟在里面学习作为一个贵族所需要的各种技艺、如礼仪、音乐、舞蹈、诵诗、写作、射箭、骑马、驾车等。可见,这个文人到这样的贵族学宫前卖文,就象一个武士到国家武馆前卖弄功夫。于是,这学宫里的士子们便纷纷出来为难他。有人就以“掬水月在手”为题,让他做一首绝句。哪知这文人不假思索,当下就吟出两句来:“无事江头弄碧波,分明掌上见姮娥。”那些士子一听之下大为叹服,纷纷拿出钱来接济这位落魄的文人。
朱淑真对这句很是青睐,只恨不能看到全篇。为弥补这份缺憾,便在闲暇之余自己补完了全篇。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无数美好都在这一刻迸发,它不仅仅是市井前的花好月圆,更是朱淑真少女时代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这样的豆蔻年华,不惊不怖,恰似书中的空白扉页,留着等待涂画的人洁白,对未来的一切充满了期盼与愿许。
可这要说人的一生,因缘复杂,因果无情,轮回无尽,刹那,一芥子可那须弥,一弹指顷已经过三大劫。
人世间最令人惊慌,但也最令人感到无奈的便是无常。纵然天地苍苍,历史无情,以万物为刍狗,但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一轮明月,仍和激起她冲天才情的是同为一轮。
纵然命运鬼崇凄凉,但我们会永远记得这个爱穿淡红衫子,喜欢吟诗作对,喜欢舞文弄墨,不爱女红,亦不爱下厨,处处古灵精怪的烂漫少女。我们会记得她此时的芳颜,会记得她此时的笑音,会记得她此时的无忧无虑,肆意洒脱,更会记得她此时快乐的孤独。
她,活在了永恒的时光中,活在了与她相识之人的心中。
绽放的令人刻骨铭心。(第一章完)
[注]参考书目《朱淑真集注》《朱淑真集》《朱淑真传》《朱淑真研究》《闲品断肠集·朱淑真词传》《宋词是一杯清酒·朱淑真词传》《开到荼蘼花事了》。由于本人的能力限囿,书中舛误之处在所难免。私享笔记,言语难免主观。望见谅。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指教。
作者:YL追梦少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