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可能生活中常常出现下面几个情况:玩游戏不认输、排队一定要第一个、想要吃布丁的时候就一定要,没得商量,要他等个5分钟就像是世界末日来临一样,哭得很崩溃(让大人听得也很崩溃)……
这通常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抗挫能力,那么,该如何简单地开始训练孩子呢?

最简单的起点,不妨由训练「等待」开始。为什么呢?原因如下:
1、生活中出现等待的机会很多,所以训练的次数很充足。
例如:轮流玩一个玩具要等、想看的卡通还没播出要等、想吃布丁自己撕不开也要等父母去撕……
2、等待时长很容易操作。
如果他很倔强,就让他等半天、等一两个小时,要不那么倔强,就让他等个五分钟、十分钟,可以灵活决定。
若是在别的事情上面让孩子等,例如:小孩说要玩X-box游戏机,你可能得决定要不要给他玩,只能选「要给」和「不要给」弹性较少,而且,玩了以后又要决定给他玩多少时间,或是要面临收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收的问题。
3、用等待的时间来进行操作时,家长很容易定出起点、最终目标、中间目标。
就算再没有耐心的小孩,从半分钟、一分钟开始也是一个起点,若你希望他可以等一个小时,那么等五分钟、十分钟、三十分钟等等,都是中间的目标,可以像爬楼梯一样一阶一阶的攻克。
孩子或是家长都可以受惠于低阶目标(如:等一分钟、五分钟)的成功经验,有了成功经验或是成就感后,再挑战难一点的目标就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
当然,
等待时不妨搭配「分心」的策略,教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趣的事情上,不要一直专注著「我在等,我在等」的念头。
例如:如果孩子要我手上的ipad,可以告诉孩子「再等15分钟就给你玩,你可以先去玩玩具,时间到了我会叫你!」。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家长们还可以配合下面这个训练方式。

家长们平时和孩子相处时,仔细地观察其喜好,然后建立一个又一个的wish list(想要的东西),像喜好的食物清单、偏好的玩具清单、喜欢的休闲活动清单,而且清单上面的东西要按照孩子的喜好程度来排列。
比如,孩子偏好的休闲活动第一名是X-box游戏机(满意度100)、第二名iPad(满意度90)、第三名iPhone(满意度80)、第四名看卡通(满意度70)、第五名看漫画(满意度60)、第六名玩乐高积木(满意度50)……最后一名去写功课(满意度,应该是负的吧)。
如果家长的心中有这样一个清单,当我们不能让他玩X-box时,也就知道可以换什么给他。
例如:「没空玩X-box啦!不然,你出门前先去写几行功课好了」,这样的成功率应该趋近于零吧!换个选项吧「没有时间玩X-box耶!那么我带iPad好不好?有空就借你玩」,通常可以拿满意度90的东西跟孩子换满意度100的东西,成功率是比较高的。
当然,也有家长是用较为严格的方式,没空玩就没空玩,绝不啰嗦!
小孩碰壁成经验以后,也知道这是不用挑战的,虽然这个过程中累积了许多的抱怨,但是,对家长而言很简单省事。

而前述的做法是在尽量减少对立和不快的情况下,去解决亲子之间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好处:
1、家长仍是有操作的空间,可以决定要让孩子承受多大的挫折。
例如:你要用满意度50、60还是90的选项来换,若是孩子属于抗挫能力较差的,我们可能一开始先从满意度比较高的选项来建议。
若是他能够稳定地接受这样的转换以后,渐渐地,我们开始拗他接受满意度比较低的选项,例如:「iPad没充电耶!让它先充一下电,我们先看漫画吧!」,渐渐地去扩张抗挫能力。
2、这个过程中,家长是在示范不以权威、力量或体型优势来解决冲突的过程,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学着如何去做出部分的忍让。
这种示范也影响到他如何去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当然,家长也在一年又一年与孩子不断的沟通与折冲当中愈来愈瞭解孩子,也渐渐磨练出与孩子沟通的能力。
家长的确也是需要不断进步的,若只知道用权威与力量让孩子无条件的接受要求,当孩子渐渐长大,亲子将很容易遇到互动上的瓶颈。肯定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亲子互动走到这样的死胡同吧!那就有必要练习用「说服」的方式让孩子去接受你的建议。
3、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学到如何产生替代方案。
虽然,一开始总是由大人提供替代方案,不过,重复多次以后他会开始记得有什么选项,甚至自己产生选项。
有选项的孩子是不需要在情绪上崩溃的,自己主动找选项或是与他人交涉,甚至于妥协都是一种解决冲突或解决问题的方式。
当然,一开始操作这些方法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而且,过程也许会很漫长,但是,相信家长用心的话,也许有一天会突然发现孩子进步了呢!

网友评论